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今年電力缺口4000萬千瓦 全年用電需求前低後高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5日 09: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解決電力供需的結構性矛盾,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另一方面要不斷優化電力結構,提升電力保障供應的能力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預測,2012年,我國電力需求增速將有所放緩,預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在8.5%至10.5%之間,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5.14萬億千瓦時。專家分析認為,2011年,我國GDP比上年增長9.2%,比上年(10.4%)下降1.2個百分點。在“穩中求進”以及轉方式、調結構等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2012年,我國宏觀經濟將出現慣性回落態勢,GDP增速繼續下滑的可能性較大,這將帶動全社會電力需求的放緩。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多年以來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電力供需緊張的局面將隨之緩解。

  根據中電聯預測,2012年,我國新增裝機將達8500萬千瓦左右。其中,水電新增2000萬千瓦左右,火電新增縮小到5000萬千瓦左右,年底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4億千瓦左右。從目前的情況判斷,今年汛前水電來水偏枯的可能性較大,裝機特別是火電裝機增長慢,電煤供應結構性過剩與區域階段性偏緊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供應外部環境依然比較嚴峻。特別是下半年用電高峰出現,電力需求將會明顯回升,全年用電需求將呈現“前低後高”的態勢。

  總體看,今年我國電力供需仍將總體偏緊,區域性、時段性、季節性缺電的結構性矛盾仍然較為突出,最大電力缺口將達到3000萬千瓦至4000萬千瓦。電力行業對於保證電力供應,特別是下半年“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中的電力供應,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解決電力供需的結構性矛盾,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另一方面要不斷優化電力結構,提升電力保障供應的能力。

  根據預測,2012年全年,我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將在4750小時左右,火電設備利用小時在5300小時至5400小時。由於水電生産形勢可能仍不樂觀,火電仍然將是電力供應的重要保障。經測算,今年全國電煤消費量將比上年增加1.5億噸左右,相應需要國內新增3億噸以上煤炭供應量,才能較好地保障電煤需要。因此,保證電煤供應將成為有效緩解區域性、時段性、季節性電力供應緊張局面的關鍵。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在確保安全生産的前提下,儘快釋放煤炭産能、增加國內煤炭産量,控制出口,增加進口,確保電煤充足供應;做好電煤價格監督檢查工作,整肅流通環節,嚴格控制電煤到場(廠)價格;及時啟動煤電聯動,儘快理順電價形成機制,改善火電企業生産經營環境;建立健全電煤供銷預警、調節、應急機制,支持火電企業多存煤,保持電廠合理存煤水平;組織好重點地區電煤運輸,堅持輸煤輸電並舉,應用特高壓、大容量直流等先進輸電技術將電力輸送到中東部負荷中心,緩解鐵路、公路煤炭運力不足的壓力。

  在加強電煤供應能力的同時,充分運用電價等經濟調節手段,強化電力需求管理。有關部門應通過出臺並實施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以及峰谷電價等措施,形成産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倒逼機制,促使用戶通過應用節電技術或産業技術升級實現節能節電;根據用電負荷特性,滾動調整有序用電方案,確保“有保有限”落到實處。

  此外,還應進一步調整和優化電力結構,加大對替代能源的科研力度,提高替代能源在電力總量中的比重。(林火燦)

熱詞:

  • 電力供需
  • 電力供應
  • 電力需求
  • 電力缺口
  • 電煤供應
  • 火電
  • 用電需求
  • 用電高峰
  • 電力行業
  • 電力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