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進公務員信訪一線試身手 虹口創設青年黨團員接待崗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4日 12: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老上訪戶潘女士的女兒“砰”地跪下時,虹口區曲陽街道的年輕幹部唐怡玲着實“嚇了一跳”。一旁,潘女士與工作人員的對話更讓她吃驚:“這是我最後一次上訪了,我要來謝謝你們!”

  這是不久前,唐怡玲在街道綜治中心的“青年黨團員信訪接待崗”值班時遇上的一幕。原來是街道為這對母女巧解多年心結,對方才有這番真情流露。

  對於入職不足5年的唐怡玲,“客串”信訪崗位帶來前所未有的見聞和考驗。去年8月起,曲陽街道在全市首創“青年黨團員信訪接待崗”,包括她在內的16名青年公務員到信訪一線接受鍛煉。半年來,這些進機關不久、來自各科室的年輕人在老前輩的帶教下,共參與解決信訪矛盾50余起,其中不乏多年的“老大難”。

  “讓坐慣辦公室的年輕人到信訪一線‘滾一滾’,對今後的成長至關重要。”曲陽街道黨工委書記趙強説,年輕幹部面對基層複雜矛盾往往“怕難”、“怕煩”、“怕纏”。作為社區化解矛盾體系建設的一環,將他們推上信訪一線,旨在培養處理群眾問題的能力和作風,從“三怕”幹部向“勇做”、“敢做”、“善做”的“三做”幹部轉變。

  來街道3年多的舒文彬,最初對信訪工作的印象就是“煩”、“難”、“搞”。懵懵懂懂來到接待崗,與幾位據説“很難纏”的老上訪戶有了接觸,舒文彬的認識慢慢發生變化:“如果摘下有色眼鏡,與他們平等溝通,加上跨前一步、主動作為,很多麻煩其實可以化解。”

  社區有一位退休老太,因一筆撫恤金的發放問題與單位僵持多年,屢屢上訪。舒文彬接手後發現,過去接待老太的相關部門光顧着勸説老太太,卻忽視了單位一方。在帶教老師指導下,他主動找到老太所在單位,説服對方放下成見;共商出解決之策後,又第一時間把好消息告訴老太太。結果,常年到街道鬧訪的老太笑逐顏開,對舒文彬和信訪幹部們謝了又謝。

  多年難題的成功化解,讓舒文彬們對“群眾工作”有了直觀體會;街道創設的一套機制,也確保年輕人在信訪崗位上不是“走過場”。根據要求,他們每次接訪後,都要撰寫化解工作方案,由街道分管領導批改;參與辦理過程中,街道領導和資深信訪幹部亦隨時指導把關。此外,街道還在社區青年黨員幹部培訓班上專設了“如何做好信訪工作”課程,傳授調處社區矛盾的能力和辦法。

  “我們希望借此培養一批真正懂得群眾工作的後備人才。”每週都會到信訪接待崗現場指導的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倪志慶表示,街道將把“青年黨團員信訪接待崗”固化為制度,長期堅持。

熱詞:

  • 青年黨員
  • 待崗
  • 試身手
  • 群眾工作
  • 信訪工作
  • 年輕幹部
  • 街道黨工委
  • 課程
  • 批改
  • 幹部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