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國家“非遺”項目地坑院亟待搶救性保護 (組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3日 22: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河南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河南頻道2月12日電 2月11日,陜縣張汴鄉北營村的一名村民沿著斜坡式甬道進入地坑院內。這條甬道兩壁用木棍支撐,隨時有塌落的危險。

  在河南省西部的陜縣有一種獨具特色的民居景觀──地坑院。2005年,地坑院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地坑院營造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目前,在陜縣留存有近萬座地坑院,最古老的地坑院有200多年曆史。近來,這種民居景觀遭到破壞、廢棄情況嚴重,亟待進行搶救性保護。

  地坑院又稱“天井窯院”,是由原始人類的“穴居”發展而來,是1000多年前就有文字記載的民居形式,多沿地面向下挖掘6至7米,形成大小不等的方形深坑,然後在四壁鑿出8至12孔窯洞,其中一孔通過斜坡式甬道延伸至地面,供居民出入,另有廁所窯、碾磨窯和水井等設施。地坑院四週有矮墻,以防止雨水倒灌和人畜墜落。

  2月11日,記者來到陜縣張汴鄉北營村採訪發現,全村現存81座地坑院,有128戶村民目前仍住在地坑院內。但由於風雨侵蝕年久失修、土地規劃和農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僅去年就有5座地坑院被廢棄。特別是去年夏季的一場特大暴雨,造成全村30%左右的地坑院出現不同程度的坍塌,有的至今險情不斷。曾經熙熙攘攘的地坑院,已經荒涼不堪,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更令人擔心的是,隨著建築實體的消失,“地坑院營造技藝”也正瀕臨失傳。雖然已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但由於地坑院很少再建,老藝人的營造技藝基本失去了用武之地。

  北營村只是近年來地坑院逐步消失的一個縮影。村幹部告訴記者,旅遊開發是目前看得見的唯一保護對策。目前,村里正在與有關單位和投資商洽談合作項目,希望能通過田園生態旅遊開發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水平,進而達到對地坑院進行活態保護的目的。

  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1] [2] [3] [4] [5]

熱詞:

  • 地坑院
  • 搶救性保護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保護對策
  • 穴居
  • 民居
  • 北營
  • 甬道
  • 景觀
  • 天井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