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經典重拍,多少“驚點”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3日 0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吳孟婕

  一面在網上遭遇板磚無數、爭議不斷,一面仍然摘下同時段最高收視率、賺足人氣,這樣的怪事,發生在新版《西遊記》身上。

  上周,60集新《西遊記》同時登陸東方、浙江、天津、雲南四家衛視。此前該劇在地面頻道播出時,就曾引發“臺詞穿越”、“顛覆原著”等質疑,“上星”,意味著將接受觀眾更苛刻、更全面的檢視。

  “一流的名著,二流的演員,三流的特技,四流的搞笑,共同完成了糟蹋原著的壯舉。”在一家醫院工作的袁小姐説:“這已經不是我們記憶中的《西遊記》了,簡直是惡搞。”

  針對觀眾的不同聲音,製片人張紀中的回應是:“新版如果和老版一樣,還有什麼看頭?”他認為,從與時俱進的角度看,20多年前六小齡童版的《西遊記》還有很大的創作空間。歷時4年、耗資過億,這部新版《西遊記》口氣不小:“視覺效果堪比好萊塢魔幻巨制《指環王》。”然而,觀眾對此卻不買賬,有網友犀利地指出,一到最精彩的打鬥場面,特效就“集體失蹤”,而天宮的設計,“幾乎照抄了QQ空間的裝扮”。

  放眼當前電視熒屏,對名著的重拍早已屢見不鮮。當“經典”成為吸引眼球的籌碼,便順理成章地坐上了娛樂版面的頭條──新版《三國》、《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無一不是“未拍先紅”,在經歷了“選角黑幕”、“造型PK”等一系列風波之後,各大劇組才終於開始閉門拍攝。然而,從全民圍觀“紅雷夢”,到新《三國》背離原著,再到《水滸傳》,經典遇見重拍,結果往往是“驚點”不斷,板磚撲面。

  這也引出了關鍵問題:重拍名著,到底難在哪?在布景、特效、投資上佔盡優勢的重拍劇,為何總是難逃不被觀眾待見的尷尬境地?

  或許,張紀中們忽略了一件事──正因人人都有機會重新闡釋與演繹名著,所以,能力與情懷的高低也會立刻顯出原形。説白了,有創意、有發揮固然不錯,但若是一味嘩眾取寵搞噱頭,一定難逃觀眾的法眼。

  或許,張紀中們也誤讀了“收視”與“口碑”的輕重──當下,觀眾罵聲越響、動靜越大,收視率也必然水漲船高,一位編劇甚至表示,“突兀到了某個層次,就可以成為精彩”。然而,被負面評價哄抬起來的收視率,註定不能持久。一句話,名著可以“讀輕”,但不能一味“輕讀”,缺乏敬畏之心的影視作品,不可能成為經典。

  同樣被低估的,還有一道“光”──受許多客觀條件所限,老版固然並非盡善盡美,但時間給它們打上了最動人的光暈。你説這是新不如舊也好,先入為主也罷,畢竟,那是陪伴一代代人成長的經典。與新版相比,它們往往不喧嘩、不吵鬧,氣場也不會太過突出,但在今天的電視熒屏上,你還是會很容易地發現它,並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遙控器。

  有時候,對“老”的偏好也不只是一種懷舊的情愫。説回我們熟悉的經典──82版《西遊記》,整整拍了6年,高度近視的六小齡童為了煉就齊天大聖的火眼金睛,長時間盯住日光,眼淚被灼得流個不停;87版紅樓夢,光是籌備、選角就用了兩年多、舉辦了兩期演員學習班。

  經典的分量有多重?六小齡童説過一句話:“我願用畢生精力詮釋吳承恩。”當“畢生”遇上“功利”,“沉澱”遇上“浮躁”,誰輸誰贏,也就顯而易見了。

熱詞:

  • 西遊記
  • 水滸傳
  • 三國
  • 觀眾
  • 紅樓夢
  • 名著
  • 收視率
  • 功利
  • 沉澱
  • 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