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災後重建中的最大幸福(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3日 0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龍年春節前夕,我重返“5 12”汶川特大地震極重災區四川都江堰向峨鄉鹿池村,再次走訪了村民賈益兵一家。

  兩年前,2010年春節前夕,賈益兵曾指著妻子抱著的“新生兒”賈昊對記者説:相比較災後重建的140多平方米新居,“這孩子才是黨和政府‘鼓勵重生’政策送來的最珍貴‘年貨。

  賈益兵、王模珍夫婦在“5 12”地震中痛失兩個女兒,大女兒遇難時16歲,小女兒14歲。對於賈益兵夫婦來説,能夠“高齡”生下兒子賈昊,實在是幸運。

  向峨鄉有不少孩子在地震中遇難,但至今只有三分之一家庭在“重生”政策鼓勵下有了“新生兒”,很多夫婦因高齡或其他原因而無法再生孩子,這對將生命“延續”看得特別重的中國人來説,實在是人生一大憾事。

  在前後兩次走訪中,記者都能切身感受到賈益兵、王模珍夫婦對小昊昊的細心呵護。為了照顧好孩子,王模珍放棄了外出打工。這“新生兒”稍有點小感冒,遠在幾公里外的爺爺奶奶都要急忙趕過來……

  “5 12”地震之後,每年春節來臨前,我都要以“走基層”方式去體驗災後翻天覆地的變化。説句心裏話,在受災群眾、特別是在親人遇難的家庭面前,記者最怕一不小心又觸碰到他們的“傷口”。而一旦他們主動提及不幸遇難的親人尤其是孩子,又往往讓記者與他們一起陷入感傷與悲痛。同為父親的記者,完全能感同身受:孩子的存在不僅意味著父母“生命”的延續,更重要的是象徵著一個家庭的美滿幸福,昭示著未來和希望!

  令人欣慰的是,“5 12”地震之後,國家人口計生委在四川災區及時啟動了“再生育全程服務行動項目”。經過3年多的努力,截至目前,四川災區已有3800多名婦女成功再孕,佔有再生意願和能力的子女傷亡家庭的95%。

熱詞:

  • 新生兒
  • 賈益兵
  • 5
  • 12
  • 重生
  • 生命
  • 傷口
  • 峨鄉
  • 遇難
  • 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