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國家舉重隊訓練能力細化求精 演練能力轉化得當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2日 22: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網易體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袁雪婧 冬訓已過半,怎樣提升訓練水平?奧運名額已經拿滿,怎樣增加實戰能力?國家舉重隊給出的答案是:抓細節,精演練。

  訓練能力細化求精

  倫敦奧運會前最後一個冬訓,這是繃在所有國字號隊伍備戰中的“一根弦”,國家舉重隊自然不例外。冬訓一開始,男隊就制定了比備戰北京奧運會同期加大1/3訓練量的“魔鬼計劃”,即連續兩周12堂訓練課“大練”後接一週9堂訓練課“小練”。“備戰2008年時是每回合12加6,現在是12加12加9。出發點很好,隊員們也很拼,但在第二周‘大練’快結束時發現過猶不及了。因為不符合科學規律的加量無法提高訓練效果,還可能造成傷病隱患。”男舉總教練陳文斌告訴記者,教練組及時修正了合理的訓練量,改為一週12堂與一週9堂訓練課交替進行,不僅提高了隊員的力量和身體素質,而且增加了抓舉和挺舉的專項強度,讓許多隊員練出了歷史最佳的訓練狀態。“這個冬訓肯定是要苦練的,人人都知道。但做到‘不遺餘力’還要‘科學合理’,練不夠和練過頭都不行。”

  不僅是訓練量的細化,細挖技術動作要領也很重要。女子53公斤級總成績世界紀錄保持者李萍去年比賽表現不佳,沒有獲得世錦賽參賽資格,今年冬訓她和教練周繼紅及時總結了“成功率不穩、心態浮躁”等缺陷,通過加強腰背肌肉訓練等增加技術動作穩定性,兩人在訓練後還及時總結和談心來幫助李萍端正心態。“杠鈴舉起來之後,我就會想想是不是動作做到了最好?以前是不會想的,覺得反正試舉成功就行了。”李萍總結説,現在正努力讓自己做到訓練“靜下心”,動作要領“穩得住”。

  演練能力轉化得當

  在去年11月打完世錦賽拿滿奧運參賽名額後,國家舉重隊基本沒有了“外戰”機會,只待4月的國內選拔賽“優中選精”決定派誰征戰倫敦了。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雖然隊員們訓練狀態出來了,可怎麼保證把訓練狀態轉化成比賽能力?

  因此舉摔柔運動管理中心決定在本週辦一次“冬訓測試賽”,來及時檢驗舉重隊的冬訓效果。測試賽將模擬正式比賽場景,在杠鈴加重、電子設備提示播報和裁判仲裁等環節全面“倣真”,除了避免打亂冬訓計劃而不要求參賽隊員減控體重外,與正規比賽無異。“這樣的測試賽不僅可以檢驗前一階段的訓練成果,也將為下階段的訓練備戰及時發現問題和修正不足。畢竟練夠還要練透,及時發現不足、補齊自己的‘短板’,才能全面提升比賽能力。”陳文斌説。

  “打破常規的膽識勇氣,鎖定對手的實戰訓練,弦緊弦松的激情設計”,顯然隊員們正向館內激勵橫幅上這種境界努力拼搏。

熱詞:

  • 舉重隊
  • 冬訓
  • 專項強度
  • 演練
  • 訓練效果
  • 教練組
  • 訓練水平
  • 比賽能力
  • 備戰
  • 訓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