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天香》的拙與巧(2011創作 編輯推薦)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2日 00: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張 健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長篇小説《天香》把王安憶書寫上海的目光上溯了將近四百年。一貫寫實的作者如何面對必須虛構的故事?讀過之後,發現作者書寫的晚明社會萬象,大者如吏治倭患、中西交往、河道疏浚,小者如造園、制墨、書畫、織繡等,無一不在往細處寫、往實處寫。《天香》因此攜帶著龐大的信息量,像從眼前滑過的晚明的“清明上河圖”。有人做過統計,《天香》裏涉及的各類野史雜史、筆記專著、地方縣誌一類舊籍“不下三百之數”,作者在寫作之前所作的案頭功夫可見一斑。這也許正是小説偏要把未曾謀面的生活扎紮實實往細處寫、往實處寫的底氣所在。都説小説家同時應該是一位雜家,這其實是很高的要求,《天香》佐證了這一點。這本書用的是笨功夫,也是硬功夫。

  天香園申府六代近三十人,雖然小説是從儒世、明世兄弟寫起,實際上的核心人物卻是他們的兒媳輩。讀起來移步換景,疏影橫斜,似乎散漫不拘,實際上卻條條線索都朝著“天香園繡”這個核心挺進。前面大費筆墨鋪陳的申府家風,柯海、鎮海兄弟的性情,仿佛都是為最後妯娌三人聚首繡樓作準備。也正是因為有了這背景各不相同的三個女人聚集在了一起,“天香園繡”才得以形成。在小説中,類似的筆墨是很多的,比如寫希昭,也是煞費周章,從前世淵源到性格才情,正寫反寫,極盡所能。只有讀到後來才能恍悟:也只有希昭這樣兼具性靈與才情的女子,才足以把天香園繡發揚光大,實現由技到藝的飛升。所以這本小説看似閒筆很多,其實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有評論家把《天香》與《紅樓夢》做比較,這不是説要媲美紅樓,而是説《天香》裏運用了很多“紅樓筆法”,讀起來頗有“紅樓”味。這在剛剛進入小説的時候,感覺尤其明顯。但是,雖然都在寫大家族的由盛而衰、園子裏女兒們的才氣性情,但《天香》的寫作目的是顯然不同的。申府之興替,在《天香》裏不過是一個背景,作者真正咬住不放的,始終是天香園繡的命運,是作者所“格”的繡藝的“理”:天香園繡從無到有,由技而藝,走向巔峰,然後又盛極而衰,跌落民間,卻由此獲得更為廣袤的土壤,得以開枝散葉,遍地蓮花。

  《天香》書名據説得益於南宋詞人王沂孫的咏物詞,王安憶覺得這兩字暗合格物造物的用意,又大方典麗,便用作書名,且把申家園子叫了天香園,把申家女眷的繡品叫了天香園繡。不僅書名如此,此書通篇文字皆古雅、精緻。説《天香》有紅樓味,最先便是從這文字上散溢出來的。在舉目即是自來水般嘩嘩流淌的當代白話小説中,忽然讀到這樣一本節制、含蓄的小説,不也是一種難得的樂趣嗎?

熱詞:

  • 天香
  • 從儒
  • 創作
  • 紅樓
  • 清明上河圖
  • 天香園繡
  • 紅樓夢
  • 王安憶
  • 晚明
  • 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