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變味的送禮,該停!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1日 19: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萬元一盒的蟲草、2000多元一瓶的茅臺、8500元一條的限量版黃鶴樓香煙……過完年,又到禮品回收的旺季。這些天價禮品,不禁讓人咂舌。

  逢年過節,禮尚往來,這本是禮儀之邦的傳統,無可厚非。但在如今的禮品市場,高價滋補品、奢侈品、天價煙酒等高檔禮品大行其道,並且越貴越搶手,這種現象值得深思:瘋狂的禮品,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社會的物質和功利。

  “千里送鵝毛”的美好故事,似乎只是個十分遙遠的傳説。在當今物質社會,衡量事物的標準已退化為金錢的多與少。輕如“鵝毛”的禮物不僅顯得太過寒酸,而且會起“反作用”。禮物的實用性倒在其次,反倒是禮物的檔次、價格等外在的東西才是關鍵──“禮重情意重”,竟成了一些人眼中社會普遍遵循的法則。

  “買者不吃,吃者不買。”這句話更道出了功利社會下禮品承擔的利益輸送功能。當購物卡暗藏行賄玄機,奢侈品充當“關係通行證”,高檔煙酒成了權錢交易的籌碼……

  被金錢、權力異化了的禮品,滋生的是“盒子裏的腐敗”: 收禮者往往要根據禮品的價格來直觀感受送禮者對自己的重視程度,從而影響其對送禮者的關照程度。

  正是“送禮文化”盛行,禮品回收成了暴利産業。前門收禮、後門回收,或節前收禮、節後回收,高檔禮品立馬變現,這不是送禮,而是變相的行賄。

  天價禮品,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這個社會的醜態。當禮品成為人情交往中的不可承受之重,當禮尚往來成為赤裸裸的利益交換,當禮品回收成為公開的灰色産業,我們應該反思:變了味的“送禮文化”,該停了!

熱詞:

  • 反作用
  • 鵝毛
  • 權力異化
  • 送禮
  • 暴利産業
  • 黃鶴樓
  • 籌碼
  • 人情交往
  • 行賄
  • 限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