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垃圾分類,靠自覺也靠“規矩”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1日 15: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晚報對歷下區近期將推廣垃圾四色分類進行了連續報道,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筆者為歷下區此舉叫好。

  有統計顯示,2010年濟南市共處理無害化城市生活垃圾95萬噸,平均每天處理生活垃圾2600余噸。而且,像很多城市一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垃圾處理量的數字正在逐步提高。受土地資源和環境保護的約束,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填埋和焚燒,面對飆升的垃圾數量,都已經力不從心,“垃圾圍城”的窘境為時不遠。

  “垃圾是放錯了的資源”。這句話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根據專家調查,金屬、紙類等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資源佔垃圾總量的42.9%,垃圾中的其他物質也能轉化為資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蘊含的資源潛力,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是解決垃圾問題的最好途徑。看到歷下區推行分類試點,筆者不禁為此舉叫好。雖然只是“試點”,雖然仍然存在“隨便找個桶扔進去”的尷尬,但這一步是社會文明的進步和循環經濟的轉變。

  推行垃圾分類,最困難的不是設置幾個垃圾桶,而是加大宣傳和促成市民的自覺行為。目前,相當一部分市民對於垃圾為何分類、如何分類一概不知。濟南很多社區和街頭擺放著分類垃圾桶,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標識成了擺設。宣傳宜以社區和學校為主要陣地,輔以志願者的親身指導。同時,垃圾分類的相關宣傳要在全市進行,點多面廣大力度宣傳,促使垃圾分類意識在市民腦中紮根,慢慢形成習慣。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覺行為的養成離不開制度的約束。從垃圾混扔、混運,到推行垃圾分類試點,相關配套法規必不可少。可以借鑒日本、德國等地的規範制度,儘早出臺相關配套法規。

  合理引導、科學教育,加上相應的管理和處罰,垃圾分類這個好事才能辦好,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按計劃推進,早日解除“垃圾圍城”的尷尬與無奈。

  李舜

熱詞:

  • 垃圾分類
  • 垃圾問題
  • 試點
  • 垃圾圍城
  • 自覺行為
  • 填埋
  • 城市垃圾
  • 資源潛力
  • 歷下區
  • 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