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執勤在“浮動國門”的“編外船員”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1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鄧新建

  在距離廣東省茂名市水東港大約30海裏處的藍色海面上,有我國目前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大型海上原油單浮係泊接卸裝置,俗稱“單點”,從這裡進口的原油量佔到國內份額的15%,被譽為海上的“浮動”碼頭。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茂名邊檢站執勤業務科就擔負著這道“浮動國門”出入境中外籍船舶、服務員工的邊防檢查任務。2月6日,《法制日報》記者跟隨邊檢官兵前往該單點,零距離體驗他們守護“國門”的過程。

  來自利比裏亞的“海洋先鋒”油輪預計在上午9點到達這個海上浮動的單點係泊原油接卸系統執勤點。記者跟著邊檢官兵淩晨4點就起床了。“我們一般提前5個小時出發,等待油輪一停靠到單點立即上船開始檢查工作,儘量不耽誤他們的時間。”邊檢站站長梁小星一邊整裝待發一邊得意地告訴記者。“我們這支隊伍創造了海上執勤17年沒有發生一次偷渡案件,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的成績。”

  很快,10名官兵精神抖擻地來到碼頭,坐上小拖輪,向執勤點出發。“這個拖輪的噸位比較小,每次出海的時候風浪都比較大,船的搖擺也比較嚴重,所以官兵前幾次出海嘔吐都比較嚴重。”邊檢站業務科科長常青告訴記者。

  這時記者明顯感覺有些頭暈,船體搖晃得越來越厲害。檢查員王輝説:“我第一次去單點執勤,在拖輪上膽汁都吐出來了。為了克服暈船的症狀,我每天都有針對性地開展訓練,現在已經適應了。”

  上午9點,邊檢官兵終於抵達了執勤點,而將要接受檢查的油輪也正好到達。記者看到,邊檢官兵身手敏捷地沿著扶梯登上超出海面足有20多米的油輪。

  邊檢官兵首先收集所有船員的護照、海員證等證件進行檢查和人證對照,而幾個菲律賓籍船員則顯得有點拘謹。同時,他們還對船體的各個部位進行全面檢查。

  記者看到,兩名檢查員在底艙會合後,按照一左一右的分工再自下而上遂層排查,最後從煙囪出去。煙囪、逃生孔、管隙道、踏板下、油櫃、工具房及特殊設備空間都是必須著重查看的地方。一趟程序下來,兩名檢查員都漲得滿臉通紅,像是剛剛洗了一次“桑拿浴”!

  “甲板、船員生活區和機艙是檢查的重點,而機艙則是最煎熬、也是最‘受罪’的地方。那裏噪音高、縱距高,尤其是夏天的時候,檢查人員必須頂著熱浪、在七八十分貝刺耳的噪聲干擾下展開工作。由於長期在噪音環境上班,回到正常環境説話嗓音都比以前大了許多。”王輝對記者説。

  記者從裝有南帕斯凝析油的船艙準備登上甲板時,卻遭到船長阻止。原來,甲板上會或多或少地瀰漫著南帕斯凝析油散發出來的H2S氣體,吸入後會造成中毒導致人身傷害。王輝讓記者穿上厚重悶熱的防護服並戴上防毒面具,這才得到船長同意走到甲板上。

  直到在油輪駁完原油離開前一刻,邊檢官兵一直駐守在船上對油輪進行巡查和監護。邊檢站監護中隊中隊長江曉敏對記者説:“我們駐船監護一般要幾天時間,但如果遇到船期比較緊,或者是惡劣天氣,就要待上十多天甚至一個月。”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國內對進口原油的需求大幅攀升,油船由原來每月2至3艘陡然增至如今的平均每月5艘,並且頻繁出現兩船相接的情況。這樣,平均每班兩名檢查員要駐船監護長達十多天,這絕不亞於一次“遠洋航行”。長年累月在海上漂泊,身在單點執勤的幹警早已成為“編外船員”。

熱詞:

  • 國門
  • 執勤
  • 單點
  • 官兵
  • 船員
  • 油輪
  • 遠洋航行
  • 桑拿浴
  • 法制日報
  • 縱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