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街坊“愛上”社區醫院(新春走基層 新風撲面來)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1日 01: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正月十六一大早,家住廣州市荔灣區昌華街的市民淩澤華就出門去看醫生了。年過不惑的他雖然還未上年紀,卻是個多年的“藥匣子”,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定期檢查。

  讓人驚奇的是,他沒有去那些如雷貫耳的大醫院,而是穿過一條小巷,徑直走進了西關大屋社區衛生服務站。自從去年實行醫改後,街坊們發現這裡看病又好又便宜,有個小病痛,都愛上這裡來。

  “新年好啊!”老淩一進來,社區醫生羅瓊花就熱情地跟他打招呼,隨即敲進“淩澤華”3個字,一份完整的社區居民健康檔案馬上呈現在電腦屏幕上,老淩的年齡、身高、體重、各項健康指標以及疾病史、過往診療記錄、用藥情況等一應俱全。“像這樣的健康檔案,我們社區1700多戶居民人人都有,而且實現了全區聯網。”羅瓊花笑著解釋。

  量血壓、測血糖、問診、開單……不到10分鐘,老淩就提著一袋藥準備回家了。出門前,他掰著指頭,細數社區醫院的好處:“離家近、不用排隊且不説,配備的都是全科醫生,能跟病人一對一,關係長期穩定;對每位患者的情況也基本熟悉,能因人下藥,對症治療;最順心的還是便宜,這次只開了6種藥,足足可以吃1個月,而且都是廉價好藥,報銷比例大,個人只需掏150塊。”

  淩澤華的話,道出了絕大多數荔灣人的真實感受。荔灣是廣州老城區,下轄22個街道,住著將近90萬人口。以往的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方小,條件差,要靠醫生違規創收求生存。這樣的社區醫院,自然來的街坊不會多。

  2011年8、9月間,荔灣區全面啟動基層醫改。21個高標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了各個街道,面積較小的沙面街和那些規模大或位置偏遠的社區還另設了1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居民只要步行15分鐘,便可就近享受便捷的社區衛生服務。

  據區衛生局局長顧湘介紹,現在社區醫院不僅硬體好,軟體也好。區裏共安排衛生機構改革專項資金3500萬元,核發編制662個,在社區醫院實行“收支兩條線”,場地、設備、人員經費全由財政兜底。通過3次競聘上崗,21個區域中心還擇優選出了正副主任37名,在編醫護人員349名。

  李美婷就是逢源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競聘上崗的主任。她告訴記者,中心按人口配備了41名工作人員,其中業務紮實、長期“糧票”的全科醫生就有22名。區局還對社區醫生實行績效工資,收入普遍提高了30%─50%。基層醫療隊伍更加穩定了。

  荔灣區衛生局副局長畢清亦不無自豪地介紹,目前,各中心藥房都是引進老字號“採芝林”、“健民醫藥”之類的來經營,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醫保報銷比例也比三級醫院高20%。

  公壽裏社區68歲的劉傳瑞老人過年前發燒感冒,在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十幾元就藥到病除。“看來在我們荔灣,社區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算是解決嘍。”他動情地説。

熱詞:

  • 社區醫院
  • 社區衛生服務站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社區醫生
  • 淩澤華
  • 顧湘
  • 基層醫療
  • 街坊
  • 中心藥房
  • 收支兩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