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專家批評名人故居熱稱重物不重人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2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新華社電北京梅蘭芳紀念館友人滿堂,上海張愛玲故居寒假不堪重負……近來,隨著文化遊的升溫,原本靜寂的一座座名人故居也隨之熱鬧起來。

  名人故居迎來客流高峰

  寒假期間,在上海,每天都有很多80後、90後的“張迷”到張愛玲故居──上海常德公寓參觀。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蜂擁而來的“張迷”令公寓裏的居民不得不換下門口寫有“張愛玲故居”的銘牌,挂上余秋雨題寫的“常德公寓”,淡化這座公寓與張愛玲的淵源。

  伴隨全國各地的紅色旅遊熱,一批革命名人故居也迎來客流高峰。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黃金周,韶山毛澤東故里共接待遊客50余萬人次,四川鄧小平故居僅大年初一就接待中外遊客4.5萬人次,超過了當日北京故宮、八達嶺長城等著名景點的接待量。作為中國共産黨創始人之一,北京李大釗故居2011年遊客接待量是2010年的兩倍。

  此外,電影的熱映也掀起一股故居熱。北京梅蘭芳紀念館館長秦華生回憶,2008年上映的電影《梅蘭芳》給紀念館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客流。“往年每到秋冬參觀淡季,紀念館每日參觀人數不到30人,電影上映後,年輕影迷和喜歡四合院的中外遊客蜂擁而至,每天參觀人數達到數百人。”

  文化是故居的靈魂

  流水帶走光陰的故事,帶走了無數人,卻留下無限的記憶。

  春節期間,記者走訪了北京老舍故居、梅蘭芳故居、李大釗故居等幾處名人故居。故居參觀者們普遍認為,故居的意義不僅在於其建築本身的歷史價值,還在於曾經居住過的人做過的事以及留下的精神財富。

  農曆正月初十,家住北京南城的退休老人徐先生和老伴一大早來到什剎海附近的梅蘭芳故居。徐先生愛看故居,北京絕大部分名人故居都走遍了。“魯迅、郭沫若、茅盾、老舍……”老人掰著手指頭説,“文學家、革命名人的故居我幾乎都去過,但藝術家的看得還不多,所以一直都惦記著來梅宅看一看。”

  讓故居不再飄搖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郭沫若紀念館館長郭平英説,“民眾對名人故居的關注日益上升,也從側面反映了社會的發展。”

  郭明英説,儘管目前一些名人故居的接待量明顯上升,但和國外莎士比亞、居裏夫人等名人故居的運營相比,我們的差距還很大。

  比如英國的莎士比亞故居年客流量為75萬人次左右,而老舍故居年遊客接待量不足5萬人次。莎士比亞故居由莎士比亞信託慈善基金會負責,運營資金主要來自個人捐款和門票收入;而老舍故居主要依靠北京市文物局的年度撥款,不收門票,只有少量紀念冊和文集出售,面對龐大的維護費用時,往往顯得捉襟見肘。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馬自樹表示,當前我國的名人故居保護有很多難點亟待解決。首先,哪些是名人,哪些能列為名人故居?目前我國尚未出臺相關標準進行衡量和界定,影響了一些故居的保護。北京是歷史文化古都,名人故居遍地開花,文物部門由於沒明確的標準,在認定時常常存在爭議。另外,故居認定中仍然存在“重物不重人”的誤區,一些建築不精美、“不值錢”的故居,保護狀況令人擔憂。

  一些名人故居由於房屋老舊、且暫未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而面臨消亡。挂了“文物保護單位”牌匾的故居和未掛牌故居的境遇天壤之別,一些地方把“不掛牌”與“不保護”挂鉤,等於給名人故居頒發了拆遷許可證。

熱詞:

  • 名人故居
  • 常德公寓
  • 遊客接待量
  • 張愛玲
  • 莎士比亞故居
  • 梅蘭芳
  • 梅蘭芳故居
  • 老舍故居
  • 客流高峰
  • 拆遷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