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圓廬變成公共廚房 網友參觀很失望 誰來救救它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13: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位於渝中區嘉陵新村190號的圓廬

圓廬內墻壁脫落陳舊,損壞嚴重。 本組圖片由記者 張永波 攝

圓廬外觀

圓廬二樓的居民劉洪美

  站在渝中區鵝嶺上俯視整個重慶城,一座類似“碉堡”的圓形建築在眾多高樓的懷抱中,顯得格外醒目。這棟建築名叫“圓廬”,它不僅曾是孫中山之子、民國政府立法院院長孫科的公館,也曾是解放前國共談判場所。近日,有網友通過大渝社區發帖稱,這個很有歷史價值的地方變成了大雜院,居民在裏面將墻壁鑿出洞口,拉電線、修澡堂和公共廚房等,使圓廬內部遭到損壞,不利於保護,希望相關文物保護單位予以重視。

  網帖

  參觀圓廬很失望

  在這則名為《圓廬:一朵建築設計奇葩》的帖子中,發帖者“平姐”講述説,自己早聽説圓廬建於抗戰初期,是民國政府立法院院長孫科的公館,也是國共談判的場所之一。因其建築體形為圓形,故稱“圓廬”,保留至今仍然是重慶老房子裏的精品。因此,特意約朋友一起前往參觀。

  “但是看過之後,我與朋友們感覺非常失望,它不僅不復當年的風采,房屋墻壁還脫落陳舊,損壞嚴重。”“平姐”説,圓廬主體建築中已有11戶人家居住,昔日的圓形舞池,變成了幾家住戶的公共廚房,所有油煙雜氣都通過原舞池柱窗孔排出,暗黃髮黑的油污一直躥伏到屋頂,幾乎看不出它是舞池之用。

  現場

  昔日舞池滿壁油煙

  2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渝中區嘉陵新村190號,找到圓廬主體建築。遠遠望去,圓廬還是資料圖片裏的舊觀,主體及附體建築頂蓋仍用重慶常見的青瓦,主體頂蓋如一把六角形花瓣傘,與附建築頂部的八角斜坡式組合成複合幾何圖形,美觀大方而實用。

  走近之後才發現,圓廬主體建築是一座同心圓的二層樓,其形仿若碉堡,墻上開有窗戶,中心為原舞池,四週則被分隔為扇形小屋,用作換衣間。如今扇形小屋也被分隔為上下兩層,下層有4戶人家居住,上層則住了7戶人家。由於通往下層的房門緊鎖,看不清裏面的狀況。記者只在二樓看到,住在小屋裏的7戶人家,他們在原舞池的地面上搭建了一間洗澡間,並修建了洗碗槽,放置了燃氣灶、鍋碗瓢盆及餐桌,他們還將墻壁鑿出洞口,扯上電線照明……昔日的圓形舞池,變成了幾家住戶的公共廚房。由於多年的煙熏火燎,暗黃的油污一直糊到屋頂,幾乎看不出舞池的樣子了。

  “這就是圓廬?”來自貴州的遊客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是慕名而來,看到如今的圓廬,感到很失望,他僅在外面拍了張外景照片便匆匆離去。其餘遊客,看到圓廬的內部情況後,也都難掩失望之情,他們紛紛表示圓廬現狀不利於長久保護。

熱詞:

  • 公共廚房
  • 舞池
  • 碉堡
  • 主體建築
  • 平姐
  • 遊客
  • 國共談判
  • 圓廬:一朵建築設計奇葩
  • 公館
  • 抗戰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