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生,簡單如同蒸饃”(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00: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青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記者對話作家陳忠實

  據新華社西安2月7日電(記者楊一苗)

  在中國文壇,陳忠實是一位“安靜”的作家,不造話題,不惹紛爭。但近日隨着《白鹿原》被改編為電影,這位老作家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日前,新華社記者對話陳忠實,聆聽他對文學和人生的獨到看法。

  “作家,應始終不忘關注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這些年來,《白鹿原》不僅獲得了我國長篇小説最高獎茅盾文學獎,還先後被改編為話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而且至今仍以每年超過10萬冊的數量持續印刷。是什麼讓一部小説具有如此魅力?

  陳忠實説:“對作家而言,作品最終要與讀者完成交流;對我而言,獲得最廣泛的讀者喜愛,是高過任何獎項的安慰。”

  陳忠實的大半生在老家西安灞河邊的白鹿原上度過。從讀小學到當民辦教師、在公社工作,又調至區文化局工作,他沒有離開過那片土地。直至成為專業作家,他也是帶着鋪蓋回到老家的鄉村院落潛心創作。

  他説:“我的創作正是得益於我在鄉村工作的二十年。作家要深刻地理解、體驗生活,需要關注生活的運動和發展,不但要深入,而且要沉下去,真正到基層去體驗生活。在中國文壇上,許多作家都是這樣的姿態,他們平凡樸素,淡泊達觀,卻始終不忘關注國家、民族的命運,依然默默堅持着文學創作。”

  “創作,就是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

  從小説出版,到搬上銀幕,《白鹿原》的命運並非一帆風順。但陳忠實卻始終堅持“創作就是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

  在《白鹿原》出版後,陳忠實寫了一本《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創作手記》的小冊子。“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為美國作家海明威所説,陳忠實認為,這句話説透了“作家創作這種頗多神秘色彩的勞動”。

  陳忠實説:“我在自己的創作中,也在"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我從初中二年級的作文課上寫下第一篇小説,實際上就開始了尋找。”“許多年後,當我在經過短篇小説、中篇小説的探索,進入到長篇《白鹿原》的創作時,企圖要"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句子"的慾望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慾望並不決定結果。我在這本小冊子裏只是寫到尋找過程裏的一些零碎的事,卻不表明我真正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最好的句子。”

  “人生,簡單如同蒸饃”

  關於對人生的感悟,陳忠實用最簡單直觀的語言將它描述為:“饃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鍋蓋。因為鍋蓋一揭,氣就放了,所以饃就生了。”他就是以這種大智若愚的態度對待人生和寫作。

  陳忠實説:“我所生活的這塊土地以極快的速度發生着變化,文學在這一大背景下,也有着令人不可思議的發展。每年都有大量作品産生,但能夠引起讀者較長時間的閱讀興趣、甚至在文壇上各領風騷一半年的作品卻不夠多。”

  陳忠實認為,大量的文學作品在出版不久就悄無聲息了,這其中有網絡對讀者分流的客觀原因,但主要因素還在於作家的作品。現在很多評論家都提出了創作中的根本性問題,就是作家必須要有思想。他説:“偉大的作家,他們的作品揭示了時代的本質,會告訴人們未來時代的走向,甚至能夠預示民族發展的走向和民族性格的塑造,讓人們從中看到普遍的文化意義。”

熱詞:

  • 白鹿原
  • 句子
  • 人生
  • 文壇
  • 改編
  • 話劇
  • 秦腔
  • 專業作家
  • 藝術形式
  • 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