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大連成形民樂團僅剩兩三支 演出火爆發展難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21: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前晚,大連愛樂民族樂團在人民文化俱樂部舉行了“元宵歡樂頌 古樂慶團圓”迎正月十五民樂音樂會,演出現場座無虛席。但在這火爆場面的背後,卻是大連民樂團的生存和發展正面臨巨大困難,沒有資金扶持,缺乏經典作品和市場化運作模式等因素讓他們舉步艱難。演出之前,團長范成敏、副團長石軍戈等接受了記者採訪,講述了大連民族樂團的生存現狀及發展思路。

  現狀 大連民樂團貴在堅持

  大連愛樂民族樂團並非專業樂團,而是一支由群眾自發組成的非專業樂團。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平均年齡40歲以上,年齡最大的已經70多歲,這也使得成員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范成敏説,建團時他們沒有任何啟動資金,成員每次參加排練不僅要自己承擔路費,有工作在身的人還得冒著請假被扣工資的風險。

  范成敏介紹,樂團2010年3月重組,當時定下的目標是要向專業樂團看齊。為此,團裏制定了一系列專業化制度,對團員實行考核制,音樂水平不達標的不行,不遵守紀律的還要勸退。但范成敏説,目前大連有很多民樂團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幾年前,大連民間比較成形的民族樂團有十幾支,但能夠堅持到今天的只有兩三支,就是缺少資金的扶持,缺少良好的市場環境。 ”范成敏曾經走訪過幾支這樣的團隊,他發現這些樂團裏不乏一些高水平的樂手,但遺憾的是,整個樂團的情況堪憂,陣勢雖然專業,但作品很一般。

  范成敏説,任何一支樂團都應該有自己的傳統節目、保留節目和創新節目,而創新是業餘團隊的軟肋,這與成員的音樂素養有關。“老的器樂曲目,早已被專業隊伍演繹得高山仰止,弄得再好,也不過是東施效顰。 ”

  發展 經紀人制度有望出臺

  范成敏説,很多人説民樂市場不景氣,究其原因,並不是老百姓對民樂失去興趣,而是樂團自身的問題,如果有好的政策扶持和好的作品,樂團一定會有好的市場。據記者了解,在大連愛樂民族樂團最近的兩次演出中,觀眾既有年長的資深民樂愛好者,也有家長帶著學習民樂的孩子前來,更有“70後”、“80後”的年輕人。范成敏説,由此可以看出,民樂的市場是非常廣泛的。副團長石軍戈説,如今學習民族樂器的年輕人非常多,這些學苗正是民樂未來發展的希望。

  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樂團做過非常系統的分析。范成敏説,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的演出不僅成本高,而且對劇場氛圍和觀眾的欣賞水平都有一定要求,而高票價也使得這門高雅藝術走向市場時面臨瓶頸,因此這樣的高端演出目前多集中在大城市。

  在大連,民樂要想發展,范成敏説,除了需得到相關部門的幫助和扶持外,目前的發展思路是走出去,比如走進社區、企業、學校等,通過各種演出推銷自己,打造品牌,通過零售票、企業團體票及企業贊助等方式消化成本。同時,他們還決定走職業化道路,在專業高效的管理模式下,解決資金來源、市場運作、演出推廣、建立曲目庫等關鍵問題,並出臺演出市場經紀人制度等舉措。 首席記者李洪波

熱詞:

  • 范成敏
  • 民樂團
  • 演出市場
  • 大連
  • 民族樂團
  • 80後
  • 愛樂
  • 發展思路
  • 音樂會
  • 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