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民網:元宵成"雞肋",過節不能只剩下"吃"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15: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元宵節未過,不少市民已為家裏的元宵和湯圓發愁:單位發、朋友送,存貨至少兩三箱,冰箱裏都塞不下了。網友表示,元宵已成了與月餅比肩的“雞肋”食品。交換網站上,元宵提貨券成了最不保值的東西。(2月6日《北京晨報》)

  和元宵節人們抱怨元宵和湯圓吃不完而成了“雞肋”一樣,過端午節的時候,人們會抱怨家裏的粽子太多;過中秋節的時候,人們會抱怨家裏的月餅太多。總而言之,這些傳統節日現在給人的感覺就是以吃為主,吃成為了節日的主題。

  其實,給我們這種感覺的,還不僅僅是這些,比如過元宵節的時候,單位就發元宵;過端午節的時候,單位就發粽子。而具體到絕大多數的市民家庭,情況也好不到哪去,一説到過節,最先想到的就是去超市商場購買粽子、月餅等等節令性食品,好像除此之外,我們再也想不出還有什麼其他過節的內容和方式。

  雖然中國的傳統節日往往都會對應著一種傳統美食,正如粽子之於端午節,月餅之於中秋節一樣。但是説到底,這些傳統美食,只是傳統節日的內容之一,只是節日的一種物質承載形式,而不是過節的全部。如果我們過節的時候只盯著這些傳統美食,而忘記了節日的文化傳統和人文內涵,則就是一種本末倒置,也間接證明了傳統節日的式微。

  令人遺憾和擔憂的是,目前這種傳統節日以“吃”為主,以“吃”為綱的現象,越來越突出,越來越明顯。當很多人在為了元宵節的元宵和湯圓吃不完而發愁的時候,可能根本不知道元宵節的來歷、掌故以及過節的一些傳統,當然更不會親手去用蘿蔔雕刻一個花燈,用面去蒸一個花燈。當現代人過元宵節時,所有的落腳點都在一包湯圓和元宵上,也就意味著它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文化傳統已經慢慢流失,已經被我們有意無意地忽視。元宵節如此,端午節,中秋節甚至是春節,也是如此。

  其實要想讓這些傳統節日脫離以“吃”為主的窠臼,過得更有傳統和文化味也不難,關鍵是我們願不願意這樣過。比如對於一個單位來説,要想過一個“文化元宵節”“傳統元宵節”,完全可以組織自己的員工自己動手包元宵,做湯圓,或者是刻花燈,猜燈謎,如此一來,不但節日過得韻味十足,而且還通過這些集體活動拉近了員工與企業的距離,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其他的傳統節日,當然也可以如法炮製,過出文化和傳統來。

  現代人過傳統節日既以“吃”為主,又為“吃”所累,這實在有點誤入歧途的意思。所以,是該把“現代人如何過傳統節日”提到我們的議事日程,並且好好反思,身體力行的時候了。

熱詞:

  • 雞肋
  • 湯圓
  • 美食
  • 北京晨報
  • 花燈
  • 粽子
  • 人文內涵
  • 傳統節日
  • 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