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理論的力量在“暢銷”中彰顯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0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本理論著作,短短半年間銷量突破400萬冊,成為出版業中的一種“現象”。去年中宣部組織編寫的“理論熱點面對面”《從怎麼看到怎麼辦》熱銷,令人不禁想起上世紀中葉一度洛陽紙貴的《大眾哲學》。

  艾思奇初到延安時,毛澤東同志這樣親切地説:“噢!搞《大眾哲學》的艾思奇來了,你好呀!思奇同志,你的《大眾哲學》我讀過好幾遍了。”毛主席1936年給葉劍英等發電囑購一批書給幹部讀時即有《大眾哲學》,1941年給當時在蘇聯的兩個兒子去信時附送《大眾哲學》等書,1959年外出視察前也指名要帶《大眾哲學》供途中閱讀。僅僅從1936年到1948年的12年間,《大眾哲學》就印行了32版。它的一版再版,影響了一代代人。

  《從怎麼看到怎麼辦》這本小冊子,中高層幹部在讀,基層幹部也在讀。學生在讀,工人也在讀。在職職工在讀,退休職工也在讀。城市居民在讀,鄉村居民中也不乏讀者。大家總體感覺是,“雖然是理論著作,但一點兒也不高深”,“講的都是咱老百姓身邊的事兒,面對的是百姓最關心的熱點問題”,“實事求是,不回避問題矛盾,既讓讀者明白原因,又使讀者懂得如何解決”。這些閱讀感受,從一個側面揭示了理論著作成為暢銷書的秘訣。

  理論是深邃的,但語言如果也古奧,讀者群就多不到哪去。如果僅限于在書齋裏作形而上的爭論,這樣的話題大眾也不愛看。《從怎麼看到怎麼辦》的暢銷,首先就是在話題和語言這兩個層面上與大眾實現了“零距離”。物價、房價、看病難、就業難、分配不公……俱是百姓的關切,“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給力”、“蒜你狠”……都是百姓的語言。回應大眾關切把問題解析得切中肯綮,運用大眾語言把高深道理講得淺白曉暢,理論就是大眾的理論。

  在“自媒體”時代,既有眾聲喧嘩自説自話,也有“金話筒”而聽者眾。那麼,什麼樣的價值才能讓人共鳴,什麼樣的話語才有聽眾?歸根到底需要掌握能夠正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理論思維。《從怎麼看到怎麼辦》的魅力在於,不是居高臨下的我説你聽、我打你通,而是放下理論家的身段,在回應現實問題中把觀察的視角、思考的方法交給大眾,讓讀者學會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結論。當讀者學會用正確的理論來觀察和思考,理論就成為大眾的武器。

  理論著作也能成為暢銷書表明,理論不僅要聯絡實際,更要貼緊大眾。理論不是在與大眾保持距離中才顯得高出一籌,恰恰是生活在大眾的生活中才彰顯高度與力量。説到底,理論需要培育自己的大眾情懷,想大眾所想,憂大眾所憂,解大眾所惑。如是,理論因有生命力而不斷發展,大眾因理論的滋養而不斷前行。

熱詞:

  • 暢銷
  • 1941年
  • 理論著作
  • 理論思維
  • 理論熱點
  • 中高層
  • 大眾哲學
  • 從怎麼看到怎麼辦
  • 零距離
  • 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