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大慶油田創新穩産 2015年原油産量將保持4000萬噸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8日 07: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50多年來累計取得各類科研成果8900多項,其中,獲國家級獎勵120多項、省部級獎勵890多項、國家專利2500多項……

  這就是大慶油田50多年來在自主創新方面所獲得的成績。50多年來,大慶油田堅持企業是創新的主體,科技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推動力,一直在自主創新方面不懈努力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可以説,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史就是一部科技進步史。

  大慶油田自發現之日起,就牢牢地烙下了科技和創新的印記,當時,按照傳統理論我國被國外專家扣上“貧油國”帽子。我國石油工作者不迷信“權威”,不斷發展完善陸相生油理論,打破了“貧油”的論斷,推動了石油工業的快速發展,“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在此之後,大慶油田每一個發展階段,都伴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快速上産階段,以“六分四清”為核心的細分注水技術,使原油産量于1976年躍上5000萬噸臺階;高産穩産階段,“穩油控水系統工程”和“聚合物驅油技術”,有力地推動了原油年産5000萬噸高産穩産;年産4000萬噸持續穩産階段,剩餘油定量描述與精細採油、高效聚合物驅油、薄砂體精細找油、超大容量多樣化注採液處理利用等4項配套技術,支撐了特高含水期的持續有效開發。可以説,科技催生了大慶的發展壯大,而大慶的自主創新,可以與“兩彈一星”一起載入我國科技發展史冊。

  然而,隨著石油的不斷開採,大慶油田遇到了許多世界級的開發難題,攻關難度之大前所未有,大慶油田2015年原油産量保持4000萬噸水平的目標實現難度越來越大。大慶油田還能走多遠?

  面對這樣的形勢,大慶油田仍然堅持自主創新的法寶,力圖用創新應對難關,實現穩産。

  他們按照“應用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思路,堅持“常規技術常用常新、成熟技術完善配套、儲備技術加快攻關”,實現重大核心主導技術的有序接替,健全完善油田科技創新體系。目前,正積極攻關泡沫複合驅、微生物驅等當今世界前沿的驅油技術,有望成為油田開發後期四次採油的主要接替技術。

  他們堅持“集中方向、集中隊伍、集中投入、集中精力、集中攻關”,切實加快重大核心主導技術的創新步伐。公司成立了聚合物驅和複合驅等幾個大項目部,注重運用新體制、新機制推動油田科技的快速發展。公司始終堅持科技優先投入的原則,在投資成本壓力非常大的情況下,每年的科技投入都在30億元以上,確保了重大配套技術攻關的需求。公司還依託4個科研院所及各廠(分公司)的研究機構,建成了5個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研發基地和15個重點試驗室,為加快科技創新創造了有利條件。

  他們還在油田科技隊伍中大力弘揚“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引導和激勵廣大科技人員,勇於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在質疑挑戰中探求真理,在大膽探索中破解難題,在不斷突破中歷練成長。以伍曉林、姜傳金為代表的大慶油田科技工作者,正是靠“三超”精神攀登了一個又一個科技高峰;以樸鳳元、何登龍為代表的新時期産業工人,發揚大慶優良傳統,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著不平凡的勞動。

  創新的大慶油田生動具體,創新的大慶油田活力四射,創新的大慶油田充滿希望。自主創新技術的突破與成熟,將讓大慶油田持續穩産夢想成真。

熱詞:

  • 大慶油田
  • 複合驅
  • 原油産量
  • 微生物驅
  • 特高含水
  • 注採
  • 三超
  • 貧油
  • 權威
  • 兩彈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