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給“鬧元宵”更廣闊的空間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7日 20: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天是上海豫園商城“封城”鬧元宵的第二天,恰逢週六,前來賞燈的遊客突破35萬人次。明天就是元宵節,今明兩天豫園商城將迎來更多賞燈遊客。考慮到安全因素,“封城”措施還會繼續實施。(2月5日《新聞晨報》)

  又是一年元宵時。元宵節作為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和其他傳統節日強調“闔家團聚”不同,元宵節更強調“普天同慶”。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點出了元宵節的精髓。鬧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敲鑼鼓……在熱烈歡騰的“鬧”中,風情民俗和民間藝術得到淋漓盡致的揮灑張揚,在祥和喜慶的“鬧”中,人們內心的歡愉和對未來的美好願景得到盡情表達。正如童謠所唱:“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花燈花,花燈紅,雪打花燈好年景”……花燈編織著故事,也編織著期盼。

  元宵節就是中國人的狂歡節。沒有“鬧”,則沒有元宵節。正是“鬧”,使傳統文化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張力,在民眾心中留下的審美記憶。事實上,一直以來,元宵節中的狂歡成份日漸淡出,元宵不“鬧”了,恐怕也正是元宵節在許多地方許多人的印象中異化為“湯圓節”,將吃湯圓當成過元宵節的一個主要原因。近年來,重拾傳統民俗,弘揚民族文化已成共識,傳統節日受到了重視。比如具體到一個元宵節,“鬧”的色彩也在濃起來。但據實而論,“鬧”得還遠遠不夠。許多地方的鬧元宵,無論是“鬧”的人群還是“鬧”的空間,仍很狹窄。

  以上海為例,為了觀燈,一個豫園被“擠爆”,客流日破35萬人次,被人潮擠得東倒西歪的遊客感嘆,到豫園根本就是來看人的!九曲橋上幾乎水泄不通,想看一眼水上的花燈也很難,大部分時候都只能看到一片黑壓壓的人頭。在這種逼仄的空間中,舞獅子、耍龍燈、跑旱船、踩高蹺、打腰鼓、扭秧歌等亦是勉為其難。考慮到安全因素,豫園已準備好在遊客突破上限時停售門票,實施“封城”措施。在豫園,鬧元宵事實上已是心想事難成。而豫園的“見人難見燈”,其實也是許多地方元宵燈會的縮影。

  民俗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的文化遺産,只有充分理解其文化內涵,才能充分享受和傳承。把民俗激活,使延續幾千年的傳統習俗能夠在今天繼續擁有澎湃活力,前提是民眾參與,而“鬧”就是參與的生動體現。因此,讓“鬧”走出一個幾個“園”,讓“鬧”得到更廣闊的空間,顯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者:奚旭初

熱詞:

  • 鬧元宵
  • 封城
  • 遊客
  • 新聞晨報
  • 鬧花燈
  • 踩高蹺
  • 豫園商城
  • 賞燈
  • 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