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春走基層】紮起龍燈鬧新春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6日 1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瀋陽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正月十五不過,年就不算真正過完。

  2月3日,離元宵節還有三天,也正是遼中縣冷子堡鎮説理村農民黃湖最忙活的時候。當記者走進他家院子,立即被眼前情景“雷”住了:黃湖家兩百多平方米的院子裏全是“燈”!大大小小、形態各異,成品、半成品,紗的、紙的、塑料的……堪稱“燈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組題為“龍騰盛世鬧新春”的龍燈。這組燈是由一條十米長的金龍和一個直徑八米的大紅燈籠組成,整體高度近十米。遠遠望去,金龍騰雲、威武雄壯,燈紅雪白、五色斑斕。

  圖啥?給鄉親們添些喜氣

  今年47歲的黃湖,地道的莊稼漢,身健體壯,説話爽快:“要説這扎花燈的歷史得有10多年了。開始是做普通的燈籠,能亮就行,就是覺得好玩。用料也簡單,秸稈、廢鐵絲,連家裏的舊被面和媳婦的紗巾都用上了。”後來,有了點小名氣,鄉里鄉親都來討要,黃湖也就認真起來。每年他都要為十里八村的鄉親們製作近300盞花燈,最忙時全家的男女老少一起上陣。

  “做花燈純粹就是個人愛好,農閒的時候閒着也是閒着,從來不指這個賺錢。扎幾個燈籠,給村裏的鄉親們添些喜氣,也是給和諧社會作貢獻嘛。”

  用啥?邊角余料都有用場

  黃湖一臉的憨厚。要做這麼多盞燈,除了勞力、時間,材料成本也不低啊?聽到記者的提問,黃湖指了指地上的原材料,細一觀察,記者發現,花燈的材料五花八門:高粱秸稈、廢舊飲料盒、單車輻條、損壞的玩具、製衣廠的邊角布料等都能在燈“身上”找到用場。

  正在這時,周圍的鄰居也都趕過來看熱鬧。“老黃可是我們這兒的能工巧匠,你看這燈籠做的,比電視裏看見的還真呢。”“可不,黃叔還答應給我要出世的寶寶做一個小龍燈呢。”“我相中的是這盞‘蓮花燈’,這花瓣都是一針一線縫上去的,寓意也好。”鄰居王啟才大爺對此愛不釋手。

  黃湖是個做事認真的人,種莊稼認真,做燈也較真。每盞燈他都下真功夫,先是設計出大框,再由他完成雛形,忙不過來時家人再上陣拼接、裝裱、描畫。“製作花燈要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審美觀也很講究,咱只有小學六年文化,根本不懂什麼幾何圖形和設計製圖,全憑眼睛看、心裏記和腦袋想。”黃湖領着我們在院子裏轉了一大圈兒,講着每盞燈的誕生歷程。

  想啥?作一組紅色經典花燈

  愛較真的黃湖,不但成為鄉間制燈高手,能為鄉親們做喜聞樂見的挂燈,他也創作了一批“陽春白雪”級的大型燈。“今年我還要製作一組以紅色經典回顧為主題的大型花燈,材料全都用農村的作物秸稈。主題我都想好了,叫‘紅色歷程’,把中國共産黨90多年的輝煌歷程用花燈表現出來。”

  夜幕悄然降臨。黃湖家的院子裏華燈綻放,燈光映襯下,黃湖一家人還在快樂地忙碌着……

熱詞:

  • 龍燈
  • 設計製圖
  • 紮起
  • 燈籠
  • 做花燈
  • 基層
  • 紅色經典
  • 作物秸稈
  • 院子
  • 輻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