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最大城市試圖走向綠色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6日 18: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漫步在重慶市中心,人們很難想像這是座走向綠色環保的城市。起重機向地平線延伸,展示當地工業品的巨幅海報表明該市爆炸性經濟增長源自哪。

  但重慶還有你看不到的內容。在遭受酸雨和有毒煙霧侵蝕幾十年後,重慶一直努力尋找凈化空氣的方法。它在徹底修正對能源饑渴的經濟,以耗能較少的工業為基礎進行重建。走上這一轉型道路的不光只有重慶,它只是中國領導人去年挑選的幾個試點省份和城市之一。

  專家把中國的這一新渴望歸因於以下事實:中國的環境和自然資源再也承受不起高污染和能源密集型發展帶來的苦果了。但實現轉變絕非易事。城市很難剷除數十年的經濟基礎,此外還要冒收入損失的風險。由於還處於起步階段,低碳産業還不能馬上彌補關閉高耗能工廠留下的空白。而且從傳統産業轉向綠色産業還會損失一些就業機會,水泥廠可能雇一些幾乎沒有技術的工人,但是太陽能生産商卻不能。

  重慶面臨的挑戰深植于過去。在上世紀30年代後期,成千上萬家工廠從日佔區向重慶轉移,很快就把重慶變成一座工業城市。工廠在上世紀60年代又成倍增加,使重慶成為全國工業中心之一。但這一切代價沉重。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本世紀初,重慶1/3的莊稼被酸雨毀壞,2004年重慶居民吸入的致癌污染物是世衛組織安全標準的6倍。

  近年來,為使天空變得更加潔凈,重慶更換出租車燃料,並沿著多山的街道建起輕軌,吸引私家車主轉乘公交,下令重工業搬到遠郊工業園區,實行更嚴格的環境控制措施。再加上其他減污措施,這為重慶帶來更多陽光明媚的日子,而且還改變了當地人雨季的習慣。(下轉2版)

  “20年前我在重慶上大學時,我的雨傘很快就被酸雨弄壞了,”金瑞東(音)回憶説。為保護雨傘,在每次用完後他要把雨傘清洗一遍。“但現在,不管我用多久,也不用清洗,我就能帶回一把乾淨的雨傘。”金説,“重慶的空氣質量大大改善了。”

  (原文刊載于2011年9月日的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本報有刪節,本報記者周季鋼整理)

  小貼士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是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報紙,1851年9月18日創刊,發行量平日105.6萬份。

  該報對重大事件的報道有其獨到之處,如1912年關於“泰坦尼克號”客輪遇難事件的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獨家全文刊載《凡爾賽和約》; 1927年關於 C 林白駕機飛越大西洋的報道;1945年向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的報道等。1918年因“全面而準確地”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而獲普利策金質獎章。截至1984年,共獲普利策獎54次。

  中國最大城市試圖走向綠色

  作者:周季鋼

熱詞:

  • 1918年
  • 1927年
  • 最大
  • 綠色産業
  • 紐約時報
  • 綠色環保
  • 凡爾賽和約
  • 泰坦尼克號
  • 酸雨
  • 經濟增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