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當唱詞進入詩詞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6日 0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潘之尚

  讀胡曉軍著 《有戲人生》一書,一股新穎別致之感撲面而來。此書的新穎別致在於,以原創詩詞來描繪傳統戲曲劇目的寫法本已少見,而將戲曲唱詞直接或間接地融入詩詞,更是通達雅俗、別出心裁的創舉。

  有人認為古典詩詞與戲曲唱詞實出同源,理由是兩者同為韻文,都可吟唱,此説不無道理。不過問題在於,除了崑曲唱詞多為明清文人詩人所作、雅馴深奧外,包括京劇在內幾乎所有地方戲曲,唱詞大多俚俗粗鄙,甚至多有文理不通者。這是由於這些唱詞大多並非出於文人之手,而是由缺乏正規教育和文字功底的藝人創作的。下裏巴人的村鎮俚語,自然為文人雅士所不屑,被排出了高雅的詩詞領域。隨著崑曲的出現,戲曲唱詞逐漸由俗變雅,詩詞融入戲曲唱詞的例子開始出現,甚至有的完全借用古典詩詞,如崑曲《單刀會》將蘇軾的詞演化為唱詞。在當代,新編歷史戲曲的原創唱詞套用、化用古典詩詞的現象屢見不鮮。但另一方面,將戲曲唱詞融入詩詞創作的現象卻是極少,雖説有人堅持詩詞與戲曲是互相交融、彼此滲透的,但現實中兩者的關係很不對等,主動將戲曲唱詞融入詩詞創作的例子堪稱鳳毛麟角,筆者記憶之中,僅有清代王士禎《秦淮雜詩》(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十日雨絲風片裏,濃春煙景似殘秋)引用了《牡丹亭》第十齣唱詞“雨絲風片”。嚴格説來,王詩的融合併不徹底──首先,湯氏創作傳奇,文筆與古典詞曲極為接近,引用甚為自然便利;更重要的是,王詩引用的僅是戲曲描述的意象,詩句的內容則與戲曲毫無瓜葛。明白這層背景,再看《有戲人生》,便可發現作者將詩詞與戲曲融合之深、之妙、之難得了。

  在詩詞中直接引用唱詞,並非易事,不可俯拾皆得。更多情況在於作者對唱詞加以變通改造、巧妙化用,如《鵲橋仙 投軍別窯》:“柴余十擔,米存八斗”,化用唱詞 “十擔幹柴米八斗,你在寒窯度春秋”,意象鮮明且成對仗,具將唱詞直接化入詩詞,可令讀者一目了然,産生身在劇場看戲的直觀感受。不過,含蓄蘊藉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詩詞的重要審美追求,必須得到繼承弘揚。

  對於詩詞和戲曲的融合來説,《有戲人生》是一個巧思設計的整體。以詩詞介紹戲曲、摹寫戲曲、吟咏戲曲,典雅而不艱深,平白而不俗陋,能讓當代人同時領會兩者的底蘊和魅力,産生疊加綜合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有戲人生》能讓仍處孤獨的詩詞得到更多的讀者,能讓相對熱鬧的戲曲增添更多的雅趣,對普及與發揚兩種傳統文化,傳承國學,都有裨益。筆者發現,在書店的書架上,此書大致歸入休閒讀物一欄。雖無不可,但有心人卻並不僅僅將其作為閒書。

熱詞:

  • 唱詞
  • 變雅
  • 詩詞創作
  • 王士禎
  • 有戲人生
  • 單刀會
  • 牡丹亭
  • 古典詩詞
  • 鵲橋仙
  • 投軍別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