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民日報海外版:石油禁運恐難壓服伊朗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6日 04: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月23日,歐盟決定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石油收入佔伊朗全部外匯收入的80%以上。因此,這次歐盟禁運伊朗石油等於戳到了伊朗的命根子。歐盟的本意是要在石油制裁重壓下迫使伊朗屈服。那麼,歐盟的如意算盤能如願以償嗎?

  客觀地説,當前伊朗經濟形勢並不樂觀,高通脹率、高失業率和貧富懸殊三大問題日趨嚴峻。伊朗經濟正常運行嚴重依賴石油出口。而歐盟禁運伊朗石油,很可能使伊朗經濟雪上加霜。

  然而,從種種跡象看,歐盟指望通過石油禁運壓服伊朗,未免顯得有些一廂情願。

  首先,石油禁運失道寡助,難以組建其足夠多的“自願者同盟”。而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源乃是這種制裁本身缺乏國際道義,因此難以“振臂一呼,應者雲集”。歐盟對伊進行石油禁運,藉口仍是伊朗核計劃威脅“防核擴散”,但這種指責缺乏事實根據。西方至今未找到伊朗製造核武的確鑿證據。而一向以講法制、重證據標榜的西方國家,在缺乏證據情況下便對伊朗舉起石油禁運大棒,顯然有霸權主義之嫌。這種缺乏國際道義的制裁,自然難以得到其他國家支持。

  與此同時,對那些從伊朗進口石油的能源消費國來説,確保能源安全、能源來源多元化是基本戰略目標。雖然理論上説,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的空額可以由沙特等國的剩餘石油産能彌補,但伊朗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儲藏國和世界第四大石油出口國的重要地位,使該國仍是諸多石油消費國難以割捨的合作對象。目前,印度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將繼續購買伊朗原油;美國盟友土耳其也無意配合美國。

  其次,經濟制裁不太可能迫使伊朗放棄戰略目標。歐盟進行石油禁運的本意,是要讓伊朗在重壓下放棄核計劃,最終“不戰而屈人之兵”。然而,殊不知,伊朗已經將核計劃視為自保和自強的重要手段,伊朗高層更將“擁核”視為增強政權凝聚力、確立在伊斯蘭世界領導地位的必由之路和基本國策,自豪感極強的伊朗民眾更是將核計劃視為民族尊嚴和國家強盛的象徵。從以往歷史看,這種帶有戰略性考慮的目標,不是外部經濟制裁所能輕易動搖的。這些年來,聯合國對伊朗實施了4個制裁決議,但都未能讓伊朗真正讓步,反而為伊朗培育起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和制裁承受能力。

  此外,美伊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有利於伊朗的變化,由此使伊朗底氣甚足。伊朗由於外部地緣環境改善,目前正處在革命30年來最強大的時期。相比之下,美國因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拖累,國內金融危機加劇,目前其在中東整體處於戰略收縮期。

  歐盟在西方世界中一度與伊朗政治和經貿關係密切。但近些年,由於歐盟日趨與美國步調一致,主動減少與伊朗經貿合作,結果其在伊朗原有市場份額很快被其他國家填補。而這次歐盟在缺乏確鑿證據情況下,貿然推動對伊朗石油禁運,除了繼續凸顯其政治短視外,很可能再次“偷雞不成蝕把米”,讓出伊朗能源市場,卻成全別的國家。

熱詞:

  • 石油禁運
  • 剩餘石油
  • 伊朗石油
  • 石油消費國
  • 進口石油
  • 石油收入
  • 重證據
  • 核武
  • 經貿合作
  • 伊斯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