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長江日報:公共討論,拋棄粗暴的對峙思維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5日 18: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香港一些網友集資在《蘋果日報》刊登整版廣告,題為“香港人,忍夠了”,表明反對內地孕婦赴港産子的立場,並暗諷內地人為蝗蟲,要求政府修訂基本法,阻止內地“雙非”孕婦無限量“入侵”香港,言辭激烈,引起輿論一片譁然。

  距北大教授孔慶東辱罵“香港人是狗”不足半月,此事很難説不是孔慶東事件的連鎖反應,甚至回擊。以“敢説”聞名的孔慶東,從痛斥藥家鑫,到“三媽的”炮轟記者,再到視頻辱罵港人,每次都能成功引爆火藥桶,以網絡為主要媒介,引發大規模論戰。

  由於孔慶東充滿激情、憤世嫉俗的個人風格和立場,其引發的論戰每次都極具爭議性。一個明顯的特徵是,話題討論氛圍近乎狂熱,理性的聲音常常是弱勢,而粗暴、無理的攻擊佔據上風。由此導致爭議兩端互相對峙,每一端都站著密密匝匝的人群,互相謾罵,口水橫飛。

  貼標簽由此在論戰中盛行。不是“粉”,就是“黑”。甚至,微博、論壇上的攻擊,呈現出逐漸向線下現實生活乃至私密領域延伸的趨勢。例如“左派”人士火燒南方係報紙、“右派”人士呼籲開除孔慶東、司馬南講座被砸場等。這些事件都反映出,在由微博等新媒介拓展出的公共領域,最初理性討論之風漸行漸遠,一股浮躁的暴戾之氣正在蔓延。

  用簡單的名詞提煉、標簽複雜的事物,是人類節省腦力,提高思維效率的一種手段。然而,在需要思考和討論的領域,簡單貼標簽是智力懶惰的表現,也是放棄質疑,喪失獨立思考的先兆。貼標簽背後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對公共討論極具殺傷力。它拒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個案拔高到群體的高度,定位假想敵,由此帶來對峙甚至斷裂。

  戾氣和對峙的背後,是實實在在的矛盾。階層斷裂深化,各方利益、意見的衝突加劇。戾氣和對峙也不是全然沒有益處,至少凸顯了現實中亟須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呼籲各意見階層的反思和克制顯得緊急而必要。粗暴的方式,無益於達成共識,更無力於解決真問題。不論是孔慶東、香港網民、還是內地孕婦,都應當以曾國藩“憂居猛省”的精神為戒,呈現理性和寬容,加強各方進一步的溝通和了解,努力向和平思維轉化。

  目前,思想界和公共輿論的論戰中,最需反省的正是精英人士的“站隊”批判,黨同伐異。客觀地説,中國精英知識階層的分化已是事實,不同的思潮,不同的立場,不同的主張,這在轉型變革時代,開放多元時代,是必然會出現的現象。在此時代,尤需包容節制,容納異己,爭論可以激烈,但絕不是互相漫罵詆毀,更不是你死我活,有你無我。允許每個人説出自己的主張,討論才可以進行。沒必要一定要達成共識,事實上也很難達成共識,但確乎可以培養公開發聲、理性爭辯的精神,公眾亦可以從此討論中厘清思路、提高思辨能力,相較于不同的思潮和主張,這才是中國社會最缺少的東西。

  但現時各種論戰的流弊之一,便是絕對的不寬容,左右皆如是。因為不同立場可以爭取到的輿論資源、支持者數量並不對等,論戰往往發展成為一方強勢,而另一方幾乎沒有發言平臺的局面。我們認為,這不是一種自由和理性的狀態,持此立場的人士,或許因此而走到了立場的反面。

熱詞:

  • 孔慶東
  • 立場
  • 孕婦
  • 右派
  • 入侵
  • 蘋果日報
  • 站隊
  • 左派
  • 公共輿論
  • 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