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敬畏文字是一種文化品德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5日 1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2年《咬文嚼字》雜誌發動廣大讀者“圍觀名家博客”。2月被圍觀的博主是郭敬明。圍觀的專家和讀者驚訝于郭敬明的人氣之旺,市場意識之強,但普遍認為他對語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咬文嚼字》主編郝銘鑒對此引用了當年語文老師批改作文的一句批語:“遍地荊棘,叫樵父如何下手?”(2月2日《深圳特區報》)

  真想不到,作為公眾人物的郭敬明,作為暢銷書作家的郭敬明,竟然是一個“錯別字大王”,被普遍認為對語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錯別字大王”讓作家情何以堪?雖然郭敬明不是教書先生,但他的書暢銷,也就是他會因此讓錯別字肆意流竄,這不是誤人子弟是什麼?運用語言文字,各人有各人的風格或自由,但須遵守文字運用規範,不可想怎麼説就怎麼説,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然而,從郭敬明的博客看,他在語言文字運用方面低級差錯觸目可見,盡出自己的洋相。筆者非常不明白,一個連“戴”與“帶”、“副”與“幅”都分不清,連“蜉蝣撼樹”還是“蚍蜉撼樹”都不知道的郭敬明,怎麼就成了傳播文化的作家了呢?

  其實,郭敬明不是真的分不清“戴”與“帶”、“副”與“幅”,而是他對文字運用太過隨意,對文字缺乏應有的敬畏之心。作為一名以文字為生存工具的作家,這是極不應該的。漢字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不只是具有悠久的歷史,漢字之美也為世界公認。漢字是一種文化,也是國學的重要內容。然而,現在漢字之美越來越被忘記,“漢字之醜”卻越來越多,漢字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作家竟是“錯別字大王”,無怪乎有人説內地作家“有文學觀無文字觀”。熱播的電視劇對白中還經常出現“你內人”“我府上”,更是讓文化斯文掃地。作家也成“錯別字大王”,不只是作家的小事,更應看成是一種不該有的文化現象。

  敬畏文字是一種文化品德。以文字為謀生手段的人,自然應敬畏文字。即使不以文字為生的人,也要敬畏文字,因為文字是我們的文化是我們的國學。但是,現在錯別字隨處可見,不規範語言文字到處都是,甚至作家也成了“錯別字大王”,就像漂亮的臉蛋上摸了一塊黑,要多不舒服就有多不舒服。筆者沒有看過郭敬明的大作,但看了《咬文嚼字》發佈的“咬嚼報告”,更提不起閱讀慾望。儘管出書需要編輯的多次審讀,錯別字會大大減少,但難免沒有查不來的“視覺污染”。筆者以為,我們都該敬畏文字,特別是為文者更該敬畏文字,隨意戲弄文字,就是在褻瀆文字。為文而不敬畏文字,是文化品德的缺失。郭敬明等作家應補上敬畏文字這一課。

虛假新聞投訴致電63080077 更多舉報途徑>>>

熱詞:

  • 郭敬明
  • 敬畏之心
  • 文化現象
  • 品德
  • 錯別字大王
  • 咬文嚼字
  • 深圳特區報
  • 視覺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