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民眾緣何對“人均GDP超8萬”感到陌生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5日 0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逸川夫

  近日,全國28個省份公佈了2011年GDP成績單,多個省份躋身萬億俱樂部,上海、北京、杭州等多地GDP總量躋身“2萬億俱樂部”和“萬億俱樂部”,人均GDP均已超8萬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合1.2萬美元,據2010年世界銀行劃分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貧富程度標準來看,已達到中上等國家水平,接近富裕國家水平。(據2月2日中新社電)

  雖然這類重數量輕質量的統計GDP的做法,一直不缺公眾有力詬病,但質疑之聲總是難以抵擋一些人要拿GDP來為國人長臉的持續激情。這次他們表面上看是稍稍收斂了一些,淡化了對GDP總量的高聲強調,新近拋出一個多地人均GDP超8萬元的概念,由此得出一個似乎可以讓國人頭昂起來、胸脯挺起來的權威結論,多地已接近富國水平。專家真不知富國的概念是啥嗎?我看非也,他們多半還是明白人裝糊塗罷了。

  眾所週知,富國水平的關鍵指標是公民收入與保障水平較高,至少不會像目前咱們這樣,讓國民收入一年復一年地跑輸GDP,至少不會讓社保體系的構建滯後於經濟總量的增幅。不久前的一份資料顯示,2011年,面對創歷史新高的物價水平和不斷增加的通脹壓力,中國百姓對個人財富的“縮水”有空前感受;今年上半年CPI持續走高,GDP同比卻增長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6%。總體上説居民收入明顯跑輸CPI與GDP。

  況且,即便就是專家提到的北京、上海等地的GDP總量不含水份,但其人均GDP是否真超8萬元大關,我看仍需在眼前畫一個耳朵符號的。在我看來,相關統計人員至少需要去摸準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到底有多少外來建設人員。這些被專家形容為接近富裕國家水平的城市,實際外來建設者對GDP的貢獻可以説是巨大的。但按目前統計法的相關規定,人均是按當地人計算的,將這一大群公民給漏掉,實在是于理無據、于情不通。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實際上已出現局部“偏科”現象。我們不妨單拿財政監管來説,其間的不合理“三公”消費體制就亟待糾編。早在七年多前,一份資料稱,2004年我國公車消費4085億,公費出國耗資3000億,公款吃喝逾2000億,若我國一年財政收入按3萬億元算,單此“三費”就啃掉財政收入的三成;去年94個中央部門公開的“三公”預算為63億元。若加入各省市區,一萬億估計仍係保守。顯然,中國經濟之所以GDP高發展,百姓得低實惠,與財政預算及監管弱化有直接關聯。

  所以在民生經濟這一項目中,即使GDP飆升,百姓也只能望“升”興嘆,因為他們的錢袋不鼓反癟。儘管近年來批評聲漸多,但地方官員的烏紗帽“鬆緊度”始終還是與GDP的“躥動腳步”相匹配,經濟發展科學性統計一直缺乏剛性監督和約束。在任務和指示的強力推動下,一些基層官員往數字裏任意添“零”,這幾乎是“數字造官”的顯規則。

  當前,我們應儘快從GDP膜拜中清醒過來,儘快找到我們經濟中的偏科部分,使整個經濟實體邁上全面發展之途,儘快大量減壓“三公”在經濟總量中的高比例,讓財富惠及平民。古人説得好,民生厚而德正。國民的收入隨著經濟總量的提升而增加了,他們自然就會覺得GDP離他們並不陌生,甚至像他們的親人一樣可愛可親。(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

  (來源:四川新聞網)

熱詞:

  • 人均GDP
  • 糾編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三公
  • 偏科
  • 俱樂部
  • 鬆緊度
  • 經濟總量
  • CPI
  •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