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走西口”過年的昌邑人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5日 01: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昌邑村”的新年全家福。

八福村昌邑人于樹墩老人和老伴在一起。

  在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有這麼些村子,村裏的人大都來自濰坊昌邑,他們有著和當地人不一樣的房子,不一樣的習俗,當地人都將這些村子統稱為“昌邑村”。1月23日下午2時,昌邑之窗網站站長李發寧等一行四人出發,開始了行程約1500公里的異鄉拜年之行。

  太平村、六合村……有昌邑人定居的地方就有濃濃的鄉情。太平村的英長林早守在蒲城南郊迎接,跟著車子,李發寧他們從蒲城縣城區趕往太平村。在國道轉往村子的路口,村中的鄉親們已經擺好了鞭炮煙花,敲著鑼鼓歡迎家鄉人的到來。

  太平村村民基本為昌邑南鄉村落移民,有少數村民祖籍高密,另有一戶居民為河南籍。鑼鼓隊開道,車隊駛進節日中的太平村。李發寧他們拿出家鄉的“乾隆杯”、大餑餑和昌邑建設局新出的昌邑畫冊。鄉親們把大餑餑擺上供桌,讓先人感受山東老家的舊味道。青年人爭著看故鄉的畫冊,看昌邑城市的照片,感受未曾謀面的故鄉的樣子。

  説話間,英長林回憶起先輩們的講述:早在光緒年間,山東昌邑就開始有人挑著扁擔、推著獨輪車,一邊乞討一邊西行謀生,他們來到富平、蒲城、澄城、閻良一帶,先居住在破廟裏,砍掉一人多高的荒草,開荒種地,而後在地上挖坑,用樹枝木棍撐起半人高的草柸棚子,建起了第一代“産權房”。

  蒲城一帶過去的民居都是院墻很高,正房從東墻和西墻單面傾斜南北蓋,而他們的北屋是矮窄的做飯房間。在東西廂房的擠壓下,院子變成了一條窄窄的衚同,下雨時雨水都順著單面向院子傾斜的屋頂流到院子裏。“昌邑村”的房子都沿襲了老家的格局,寬敞明亮的東西向北屋,採光很好。

  在當時,山西人一看到這樣格局的村子,就知道“這是山東莊”了。而近年,渭南一帶當地村子的民居也都開始學著“昌邑村”的民居結構,建造東西向的正屋,享受“陽光燦爛的日子”。

  英長林的父親今年已經七十三歲了,他指著家堂前擺著的一位女性老人的照片説:“這是我的母親,他娘家是從山東昌邑老匙溝遷徙過來的,我姥爺為了紀念老家,給我舅舅起名叫‘昌邑’,而我父親因為我出生在陜西,給我起(乳)名叫‘西安’。”老爺子又説:“老家的人過年到陜西來,我很感動,老家沒忘了我們。”

  昌邑人過年的風俗習慣已經成了這裡的一大景。每到除夕夜,周圍陜西當地村莊裏的村民們都在等著聽“昌邑村”的鞭炮齊鳴。甚至周圍村子中的孩子都嚷著要到“昌邑村”的同學家裏去過年,去感受那年味十足的除夕夜。

  老人兒孫四代四十多人,晚飯時他們不但做了地道的昌邑菜,還上了幾道陜西菜。席間老人講,這裡當地的人年初一都是八點多才起來,沒有一點年景,而“昌邑村”整個下半夜都在串門拜年磕頭祭祖。

  晚飯後,英家門前已經擺好了十幾箱子煙花,小孩們燃放著“嘀嗒筋”,大人們點上了煙花禮炮。禮炮映紅了夜空,映紅了村子,映紅了鄉親們節日的笑臉。

熱詞:

  • 昌邑村
  • 走西口
  • 太平村
  • 山東莊
  • 民居
  • 東西向
  • 採光
  • 光緒年間
  • 鞭炮煙花
  • 六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