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雜交水稻享譽馬來西亞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4日 2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右二)為袁隆平(左一)頒發2011年“馬哈蒂爾科學獎”。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記者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馬哈蒂爾科學獎基金會于北京時間1月31日,在吉隆坡為袁隆平頒發馬哈蒂爾科學獎。該組織認為:袁隆平以獨創性思維和膽識,在熱帶主要作物水稻育種中,培育出創新型成果雜交水稻,給全球帶來水稻生産及可持續性革命化的發展。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親自為袁隆平頒發獎章和證書。

  馬哈蒂爾科學獎是馬來西亞熱帶科學最權威的獎項,主要授予全球範圍內通過科學技術解決熱帶各種問題作出貢獻和革新的科學家、研究學術性機構及組織,獎金為10萬元馬幣(約合20萬元人民幣)。據悉,該獎項首次頒發給中國科學家,以表彰袁隆平為熱帶農業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

  負責雜交稻在馬來西亞試驗種植的SPPM公司陳昆告訴記者,位於大馬水稻主産區吉達州的試驗田,前不久剛完成兩季雜交稻收割,試種結果顯示,由袁隆平主持研發的一批雜交水稻品種,在當地産量最高達每公頃近10噸。據悉,馬來西亞水稻種植面積約40萬頃,主要品種為當地常規水稻,平均産量每公頃5噸左右。

  在日前馬來西亞科學院召開的“雜交水稻的發展——全球糧食安全”研討會上,袁隆平詳細介紹了雜交水稻在中國的研發歷程、攻關路線和推廣實績。雜交水稻的國際化推廣,已為亞洲、非洲一些國家解決糧食短缺問題做出突出貢獻。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巴西、埃及、馬達加斯加等地,增産尤其明顯。袁隆平認為,與1995年相比,到2030年,全球須增加60%的糧食産量,才能解決人類“饑餓”問題。據他估計,全球若用一半的稻田種植雜交水稻,年均增加稻米産量,至少可多養活4至5億人口。

  馬來西亞科學院名譽財政拿督阿都阿慈介紹,馬來西亞目前糧食自給率約60%,中國依靠發展雜交水稻,以全球7%的耕地養活20%人口的成功經驗,讓馬來西亞看到了實現糧食自給的希望。

  馬哈蒂爾高度評價了袁隆平院士領銜研發的雜交水稻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的重要貢獻,他希望中國雜交水稻成果能早日惠及馬來西亞。袁隆平回應,願提供技術援助,幫助馬來西亞實現糧食自給。本報長沙2月1日電 (記者俞慧友 通訊員辛業蕓 李杜)

熱詞:

  • 雜交水稻
  • SPPM
  • 水稻生産
  • 水稻種植
  • 水稻育種
  • 馬哈蒂爾
  • 科學獎
  • 馬來西亞
  • 科學家
  • 雜交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