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上海科學家發現"成癮藥物戒斷症狀形成"新機制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4日 1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復旦大學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鄭平教授帶領研究生李自成、欒文傑、陳楊等經過3年多研究,發現“戒斷成癮藥物後所産生的痛苦與激活腦內另一個腦區杏仁核多巴胺系統有關”,提示如果對杏仁核多巴胺系統進行干預,對減少“藥物成癮者”因環境因素導致的“藥物復吸”頑症有重要意義。以上結果已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神經科學雜誌》(The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

  據鄭平教授介紹,研究證明,成癮藥物産生的快感和痛苦與環境中的各種線索相互作用後,會使藥物成癮者産生“關聯性記憶”,即使“戒毒”後,他們一遇到“相關線索”便會激活“相關記憶”,産生覓藥、用藥的衝動,從而導致復吸行為發生。但藥物成癮者的這種“偶聯”是怎麼産生的,一直是科學家有待解決的難題。

  為了尋覓解開這一難題的鑰匙,鄭平指導他的研究生將嗎啡成癮鼠放在兩個環境不同的盒子中,然後在一個盒子中使成癮鼠突然戒斷嗎啡,這時成癮鼠會産生“痛苦”的戒斷症狀,並且將這一痛苦與其所處這個盒子的特殊環境“有機地”聯絡在一起;以後將這個鼠再放到這一環境中,它就會“回想”起當初藥物戒斷時的痛苦,從而迅速“逃離”這一環境。但是,如果用藥物干預的方法,將成癮鼠杏仁核內的多巴胺D1受體進行抑制後,再將大鼠放入同樣盒子中,它會“忘記”先前所受的痛苦,且並不“逃離”這個環境。繼而,鄭平他們針對上述現象,深入研究了嗎啡成癮鼠腦內杏仁核的變化,發現嗎啡使多巴胺對腦內“活性分子”谷氨酸的作用由原來的抑制逆轉為興奮,而這種興奮是因為嗎啡“動員”了杏仁核突觸前部位原本“沉默”的多巴胺D1受體,使其介導的信號傳導通路功能由“低迷”轉為“亢進”,從而逆轉了杏仁核內多巴胺對谷氨酸的作用。

  研究結果證明,嗎啡成癮鼠腦內杏仁核中多巴胺對谷氨酸作用的逆轉,可能是將藥物戒斷後的“痛苦”症狀與周圍環境線索“偶聯”的重要神經機制。如果對這一成癮機制進行干預,可能是減少藥物成癮者因環境因素導致藥物復吸的新策略。

  聲明:

  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新民網聯絡,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熱詞:

  • 藥物干預
  • 嗎啡成癮
  • 杏仁核
  • 多巴胺
  • 戒斷症狀
  • 偶聯
  • 科學家發現
  • 神經科學雜誌
  • 亢進
  • 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