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垃圾生化降解變“土”變“水”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4日 16: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居民將生活垃圾乾濕分類、經過中轉站後去了哪?末端處置環節如何處理那些餐廚濕垃圾?新民網記者近日走訪了位於松江區賣新公路506號的松江區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廠,就如何生化處理生活垃圾一探究竟。

  垃圾分類後 處置更省力

  松江固廢綜合處置廠一期規劃建設規模為日處理1500噸量的原生生活垃圾,于去年7月28日投入試運營,現階段日處理生活垃圾為1000噸。截至今年1月30日共處理松江區生活垃圾約為12萬噸。

  這家處置廠同時也是松江區濕垃圾的主要處置單位。松江區有44個小區參加生活垃圾乾濕兩分類試點,每天有15-16噸的濕垃圾運到廠裏。不過,目前處置廠接收的仍以乾濕混合垃圾為主。

  截至1月30日,處置廠在可回收利用資源部分的回收量約為1萬噸,佔總量的12%。由於在試運行階段,資源回收率未達到預期目標,預計正式生産運行後,可回收利用資源部分回收量為20%左右。也就是説,如果前端垃圾分類到位,可一定程度上為末端的垃圾量“減負”,減少末端處置成本的同時,也可以“騰出手”來專心處理濕垃圾。

  産生有機土 凈化滲濾液

  區別於填埋場和焚燒廠的“直接毀滅”形式,松江固廢綜合處置廠以垃圾分類和生化處置為主。松江大部分地區的生活垃圾都在此處置。

  每天早上5時30分開始,一車一車生活垃圾接踵運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生活垃圾將首先經過一輪分選,粗選出一些可回收垃圾。“挑剩”的垃圾,將進行生物預處理──也就是發酵,之後進行第二輪分選,再細分出玻璃、電池、易拉罐、塑料等垃圾。

  而居民分類産生的濕垃圾以及混合垃圾中的有機物,在經過降解之後,“擠出”滲濾液,産生有機土。這些有機土和無機垃圾,再經過兩輪分選後,挑剩的垃圾一起做成燃料棒,作為新能源進行燃燒。

  據了解,全市目前濕垃圾經過生化處理産生的大多為有機土,並非肥料。有機土只能用來改造土壤。目前上海正在進行小規模的試點,化“有機土”為“有機肥”,待技術成熟後將大規模推廣。

  除了有機土外,濕垃圾降解後還將産生滲濾液,它也是垃圾廠惡臭的“罪魁禍首”。污水運營室的調試人員鐘燦軍告訴記者,在這裡,滲濾液經過污水井後來到生化池,通過先進的管式超濾膜和MBR膜之後,達到凈化的效果。記者看到,凈化後的污水COD(COD為化學需氧量,是水質污染度的重要指標,其值越小,説明水質污染程度越輕)達到了48mg/L,“基本上和自來水差不多了”。凈化後的滲濾液按照規定排到市政管網,進入污水處理系統。

  新民網 袁蓉

熱詞:

  • 垃圾分類
  • 有機土
  • 降解
  • 生活垃圾
  • 生化處理
  • 生化池
  • 滲濾液
  • 污染度
  • 有機肥
  • 乾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