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公僕憂心在安居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4日 05: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看到一則調查信息,陸家嘴金融城70%的受訪單身白領熱捧“青年人才公寓”規劃,就抽空去看個究竟。噢,已一批批緊鑼密鼓地建造來著。難怪年輕人興趣大,原來,公寓租價與浦西老式居民房相倣,住得起。又是為他們量身打造,20平米的“迷你公寓”內有獨用衛生間和儲存間,配備家電和傢具,及電視和高速寬帶接口,周邊文體餐飲設施俱全。“設計好、選址好、建造好,新區政府為我們做了件好事。”

  浦東二次創業,學子紛至沓來。“江東子弟多才俊”,該高興。然而,有收益必有成本。剛入門,薪酬薄,房價高企,何從買房?青年居住難,該你公僕煩。不安居,無以樂業。過去説民以食為天,現在該補充,民以居為地。費盡心思,打造廣廈千萬間,大庇浦東寒士俱歡顏,顯示出一種深沉的宗旨意識。

  共産黨的宗旨就是為民。當官做領導,炫耀不宜,撈錢切忌,實在一介公僕而已,“解懸拯溺是吾徒”(李少石烈士詩)而已。日間揮筆夜間思,無非憂民所憂,急民所急。所以,一個住房難,就該縈繫於心。難忘老市長陳毅當年剛進城,鞍馬甫卸,就用濃黑鉛筆將上海地圖上各處棚戶區一一標明。因為他年輕時到過這“遠東第一大都市”,深知大墻背後是星羅棋佈的棚戶簡屋,油毛氈充屋頂,竹籬作墻,低矮又潮濕。他説得沉重:“上海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搖籃,可上海的工人就是在這樣的''搖籃''里長大的!”爾後從曹楊新村到甘泉新村、宜川新村等相繼崛起,原動力在此。

  事情自然不會一蹴而就。住房難題,背後有體制難題。計劃經濟體制下,什麼都短缺,哪樣都匱乏。工人新村是造了,就是造也不多,杯水車薪,實難解渴。終於走出積重難返的困局,要到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引入市場化機制,資源配置模式一變,於是資金啦、住宅啦,用《共産黨宣言》的語言就是“仿佛從地底下突然呼喚出來的”!

  社會生活大變,但是共産黨人的宗旨不變。單純市場化,容易在促成效率的同時導致貧富差距過大哩。咋辦?來個市場化結合公益化。政府再不能包攬一切,卻須為弱勢群體包括暫時的弱勢者支撐住房保障,於是一聲令下,包括租賃性質的“人才公寓”在內的保障房工程在全國鋪開。

  這,當然可喜。不過,喜中有憂。先是,憂在量。即有的地方建造暴利的高檔商品房竭盡全力,輪到修建保障房就視為“賠錢貨”而推三阻四,不狠狠砍一半不罷休。不消説是反映出某些人宗旨意識的薄弱。

  如今經中央三令五申,量漸上去,又憂在質。既然當保障房是大包袱,於是馬馬虎虎,降低規格,偷工減料,什麼“樓脆脆”、“樓倒倒”都出來了。還有消極者,即崔永元在政協會議上説的,有的地方“一提保障房,就是在偏遠的郊區”。簡直不考慮貧困戶的上下班交通費啊。

  對照一下陸家嘴的重量又重質,某些地區公僕們的宗旨意識在哪呢?

虛假新聞投訴致電63080077 更多舉報途徑>>>

熱詞:

  • 公僕
  • 公寓
  • 李少石
  • 宗旨意識
  • 共産黨宣言
  • 陸家嘴
  • 中國工人階級
  • 買房
  • 接口
  • 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