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基層調研給了我們底氣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3日 16: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聊城市、縣兩級270多名組工幹部,回家過年期間,開展“走基層、接地氣、謀良策”活動,共走訪黨員幹部群眾2400多人,收集意見建議300多條。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叢錫鋼深有感觸地説:“這次調研,使我們工作有了底氣。”

  接棒與交棒

  “這幾個活全是從上屆接過來的。接手時,4個橋墩才弄好倆,3000多米的下水道修了不到500米。”

  茌平縣杜郎口鎮南街村支書商高峰介紹説,儘管忙的是上屆留下來的活,連續9個月沒好好休息,但現任班子沒一個含糊的。1個月前,小橋和下水道全部竣工,卸任的老支書還自費放了挂2000頭的鞭炮。

  調查人手記(茌平縣委組織部研究室主任 欒傑):換屆不僅僅是“兩委”成員的交替,更是工作的“接力”。要根除“新官不接舊攤”的“半拉子”現象,就必須教育幹部處理好接好“棒”、跑好“棒”、交好“棒”的關係,形成一屆接著一屆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良好氛圍。

  樓房與新房

  “自己蓋四間房也得十萬左右,看看樓房的質量確實是好,鋼筋水泥梁板鋼鋼硬,外墻保溫像給房子穿了一件大棉襖!多虧了支部一班人啊。”東昌府區羅屯社區羅幫順老人一聊到剛搬進的住宅樓,就高興得合不攏嘴。

  社區支部書記兼主任韓運清告訴記者説,少數剛蓋好新房的群眾,不願再拿錢去住樓房,村委會尊重他們的意見,暫時把新房比較集中的區域保留下來,讓願住樓房的群眾搬遷過去,搬遷後宅基地復耕,每畝得到10萬元補償。這些補助完全補貼到群眾住宅樓建設上,再由建設單位墊付部分資金,先建設社區服務中心和沿街商業用房,出租出售後的週轉資金用於補貼住宅樓建設,每戶群眾拿5萬元就能住進寬敞的樓房。

  調查人手記(東昌府區組織部副主任科員姜建生):尊重群眾的意願,顧及群眾的利益,是搞好工作的基礎。如果“一刀切”,硬來,就會好心辦壞事。

  輸血與造血

  “全村35盞路燈,要是一晚上亮下來,要40多度電呢。春節這幾天,光電費就要200多元。”茌平縣馮屯鎮前張村支書張加生説:“為了減少開支,村裏的路燈平時都不捨得用,過年過節才亮一亮,一到晚上9點就滅。”

  張加生感嘆,村裏沒有集體積累,遇到修橋挖溝之類的事情,一靠上級支持,二靠群眾集資,想為群眾辦點事難呀。   調查人手記(聊城市委組織部幹部 吳善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仍是當前基層組織建設面臨的難點問題。既要加大“輸血”力度,更要不斷提高村“兩委”幹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努力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使用與培養

  陽谷縣高廟王鄉曹集村新一屆“兩委”成員4人,平均年齡50多歲,均為初中文化程度,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每月700多元的補貼,其他兩名成員每月200元左右,還不到普通建築工兩天的收入,養老問題也沒有保障,鄉里安排啥任務,村“兩委”就幹個啥工作,主動開展工作的能力不足。

  “這幾年,農村的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不願意拴在村裏當村幹部。一到選舉,就那幾個人輪流坐莊。”經歷過幾次“兩委”換屆的高廟王鄉組織委員劉延超對此深有感觸。

  調查人手記(陽谷縣委遠程教育管理中心主任 曹慶輝):村幹部工資偏低、出口偏窄的問題仍較普遍。村級幹部不能只“用”不“培”,要“培”在平時,“用”當其時。

熱詞:

  • 輸血
  • 兩委
  • 外墻保溫
  • 前張村
  • 造血
  • 茌平縣
  • 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