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2011上海校園文化建設論壇聚焦東西方大學文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1日 15: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學需要獨特的校園文化,而在建設大學文化過程中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日前舉辦的2011上海校園文化建設論壇上,一批教育專家提出,校園文化源於各類不成文的慣例。

  見到師長説“yessir”

  市教衛黨委副書記、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講了一個小故事:他前往紐約聯邦海因學院訪問,進入校園他竟然聽到無數次的“yessir”。翻譯過來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先生你好”,第二層是“遵命先生”。學生見到任何一位老師或年長者,都會説“yessir”。高德毅説,這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定,更是一種訓導,是一種高度自覺的紀律和尊重老師尊敬師長的品德品性。

  考試誠信留承諾

  在美國的弗吉尼亞大學,還有一則不成文的規定引起了專家們的興趣。這所美國公立名校建校200餘年間,每個學生在完成考試及各類測驗前,必須在試卷上寫一句:我承諾,將完全誠信,不會發生任何作弊行為。據説,有次考試,一名學生忘記寫上這句話,結果他去找教授求情,教授仍然給了他零分。這又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而在潛移默化間,讓學生自覺養成了誠信觀念。

  校園像個大家庭

  上海戲劇學院黨委書記樓巍也講述了學校內的一個不成文的慣例:“我們學校像家一樣,一個班級一個群體,一個劇組一個團隊,就像一個家。有的時候學生就叫老師‘爸爸媽媽’,叫師兄‘哥哥’,這是一种家園精神。他們創造了很多好的作品,特別是最後作品産生的時候,這種激情的爆發完全和他們的情感有關係。”

  高德毅認為,大學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大學精神,何謂大學精神?大學精神從哪來?這就需要大學文化的沉澱。許多不成文的規定,構建成特殊的校園文化,一個年輕人在大學中經過熏陶,經過潛移默化,得到了一種自我完善,這是大學文化很特殊的一個作用。

熱詞:

  • 大學文化
  • 校園文化建設
  • 大學精神
  • yessir
  • 學生
  • 考試
  • 作品
  • 作弊行為
  • 自我完善
  • 弗吉尼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