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長江日報:鎘污染事件 務必查證污染源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1日 0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對於廣西部分地區的群眾而言,春節喜慶祥和的心情不能不被鎘污染事件蒙上一層陰影:位於珠江上游的廣西龍江河段近日發生的鎘超標污染,已致當地及下游沿岸城市飲水安全遭受嚴重威脅。

  既稱為事件,就必有大動生産生活秩序的後果。事發地河池市不得不緊急調配1500多名專家、武警官兵、保障人員奔赴應急處置一線,已在龍江河段設置5道防線並採取相應治理措施;龍江下游的柳州市不得不緊急動員打響“柳江保衛戰”,集中全市力量應對鎘污染事件。而對360萬柳州人民來説,節日的快意不能不有所分心,擠出時間搶購純凈水。

  毫無疑問,既成事件的環境污染,必致公眾性的恐慌,必定大面積的影響市民正常生活,經濟運行及社會成本,都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據專家介紹,鎘污染是一種重金屬污染,其污染源一般有兩種:岩層風化後的自然析出,礦業生産過程中的超量排放。目前已有的信息,直指龍江鎘污染來自後者,並初步確定污染源自金河礦業。

  政府與人民已經為污染事件付出了代價,就要讓這一代價産生深刻警示的價值。就龍江鎘污染來説,污染源的確定必須慎之又慎,必須尊重科學,必須給全社會一個實事求是的説法。是自然污染還是礦業污染,應該有充分翔實的數據予以確證。以為既成事件,迫於輿論壓力,就急匆匆推出一個替罪羊,給社會一個“交待”,絕不是負責任的態度。如果這樣,所有應對污染事件的代價都是白白付出,所謂吸取教訓,也只是形式主義的過場,

  從河池所具岩溶地貌特徵來看,確實存在自成鎘污染的可能性,地質運動及氣候變化都可能誘發或加劇鎘污染,且一定程度上不可控。如果這樣的污染源經查證落實,龍江鎘污染事件則可定性為“自然災害”,處置事件的注意力就得相應更多地指向自然因素。然而,即使如此,也不應人為放大自然因素的不可控性,放棄減少災害損失的努力。就像對待地震,不可測,不可控,但可以造更能防震的房子,可以通過訓練使人更好地避免地震傷害;鎘污染事件突發之前,備用水源的建設,甚至類似於儲備糧建成一套純凈水儲備制度,都將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當然,人們更有理由相信,龍江鎘污染事件或許人為因素更多。這不僅因為金河礦業廢渣堆放場所未達到國家標準,成為污染源嫌疑企業之一,更由於稱為“有色金屬之鄉”的河池,建有多家礦企、冶煉廠,大量冶煉、選礦的廢水、廢渣一度直接排入周邊地區,近年來類似的重金屬污染事件仍然層出不窮。顯而易見,是經濟發展的衝動,放縱出無數只污染環境的餓虎,原本可控的生態環境,就會因而演變為不可控的污染事件。

  很多情況下,環境污染事件的本質,是少數利益集團非法剝奪多數人環境權益。為什麼環境污染事件層出不窮?不少地方,環境監測執法者與企業主結成利益同盟,應有的監管被好處費而擺平。如此利益聯盟,往往一方面表現為地方政績上升、業主財富增加,一方面伴隨當地環境惡化,普通百姓被迫承受環境污染帶來的傷害。查證污染源,就是為了看清問題到底出在哪個環節,就是要揪出始作俑者,污染事件的處置才可能有的放矢,以儆效尤。

  以流域為紐帶的污染事件,還須從國家層面吸取教訓,統一環境執法,強化調控能力。絕不能讓上游污染者輕鬆得利,而使下游的政府與人民無辜受害。

熱詞:

  • 污染源
  • 鎘污染
  • 污染事件
  • 礦業廢渣
  • 環境執法
  • 污染環境
  • 自然災害
  • 重金屬污染
  • 河段
  • 有色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