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話説“龍”與中國人的宗教信仰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1日 03: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今逢龍年春節,自然不同凡響,很多中國人都把龍年當做“大年”。因為遠古迄今,龍是中華民族的主要圖騰。龍年説龍,議論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無疑具有特別的意義。

  遠在中華文明之初,龍作為一種靈異崇拜,被賦予了神秘、智慧、祥瑞之意。《周易》有“飛龍在天”等卦爻,古人把“鳳、麟、龜、龍”合稱“四靈”,皆為靈異崇拜。

  “龍”作為圖騰符號,源自人們的想象與整合。它以蛇身為主體,馬毛鬛尾,鹿角、狗爪與魚鱗,意味著以蛇為圖騰的遠古華夏氏族部落,不斷合併了其他氏族部落,並逐漸演繹出以龍為主要對象的圖騰信仰。以此為背景,中國人雖有十二屬相如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等圖騰信仰,但 “龍”圖騰形象的整合性,卻讓中華文化信仰天然地擁有了一種“升騰”和“變化”的信仰機制。相傳華夏先祖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而傳説中的伏羲、女媧,皆龍身或蛇身人首,亦稱“龍祖”。尤其是當伏羲融合九州後,蛇、鷹、馬諸部落圖騰組合而成龍的形象,使華夏文化具有了龍的圖騰信仰傳統。

  這一自然、擴散、多元的信仰方式,漸次被整合,融進了自然崇拜與社會崇拜兩大信仰關係。其自然崇拜多元,社會崇拜則為一元。

  在歷史長河之中,龍圖騰經由歷史打造,植入了聖人信仰,故使人們漸漸習慣於用龍來比喻聖人與英雄。特別是帝王以天子權力整合“龍”的信仰,出生稱“龍誕”,未即位時稱“龍潛”,登基後稱“龍飛”,創立王業稱“龍興”,皇子皇孫為“龍種”。

  於是,天子被建構為真龍信仰。歷史上,“龍”作為國家權力的神聖化符號,龍袍加身,代表皇權威儀。由此,龍圖騰進入了社會崇拜領域,與國家權力結合,成為權力合法性話語。至於百姓面對“龍”,則俯首帖耳,視為生命與價值主宰。因此,龍之信仰一方面被視為神聖符號,秩序神聖;但庶民百姓卻無法真正信奉,造成了中國龍信仰的差序特徵。它象徵了皇權威望的至高性與一元性,表達了中國信仰的大一統特徵:以權力統合庶民百姓。

  因此,曾被中國先民作為人文祖神加以敬奉的龍,同時又被作為帝王權威的神聖象徵。可以説,龍之信仰,呈現為雙重性。

  這種雙重性表現為,以龍為象徵的文化信仰,最初只是民間自然崇拜,後被皇權整合,呈現為複合型信仰模式。一方面對其真龍天子般的權威充滿神往,一方面雖然有信仰卻缺少敬畏。因其他民族圖騰同樣是自然生物,卻能崇拜為自己祖先,敬畏而不冒犯。而華夏文化想象中的龍圖騰,已是多元信仰的整合,使中國人缺少了必須的禁忌,反而把“龍”與點龍燈、劃龍舟、舞龍隊、放龍箏等習俗、遊戲結合在一起。這説明,龍作為一種雙重性信仰,沒能構成統一的價值規範。

  這就難怪今年之龍票,形象惡煞,有些張牙舞爪;而龍年春節,龍馬精神,人們又要視龍為精神象徵、情感紐帶。因為龍本身就是一種自然崇拜與社會崇拜的複合體,何來的善與惡?!

熱詞:

  • 龍票
  • 龍種
  • 龍圖騰
  • 龍的傳人
  • 宗教信仰
  • 與點
  • 自然崇拜
  • 龍興
  • 龍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