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三秦大地魚水情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1日 1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軍地互訪、互解難題、共話雙擁……新春之際,在有著悠久雙擁傳統的三秦大地──陜西,軍地間的往來格外密切。

  “從年初到歲尾,陜西省的雙擁活動碩果纍纍。”陜西省軍區政委段進虎告訴記者,近年來,陜西省軍地繼承發揚雙擁活動優良傳統,緊貼時代,圍繞中心,走出了一條推動軍地科學發展的新途徑。

  哨子、鐵鍬、盾牌,多年來一直是民兵應急分隊裝備的“老三樣”。面對新形勢下民兵應急分隊所擔負的新任務,從2007年起,陜西省延安市對各民兵應急分隊進行力量整合後,按照“根據任務所需配、著眼應急所需建”的原則,為抗洪搶險應急分隊、礦難救援應急分隊、森林滅火分隊等裝備了切割機、生命探測儀等6類新裝備,並由政府出資,聘請17名技術專家擔任這些應急分隊的專業教員,促進了民兵應急分隊的能力建設。

  去年6月,某部幹部孔潤調動到駐陜某部服役後,他最擔心的是因為自己的調動而使隨軍的家屬張潔再次待業,7歲的兒子孔凱躍也上不了駐地的好學校。

  孔潤的擔心成了“多餘”。他領著孩子到營區附近的重點小學報名時,學校一看是軍人家屬,很快就給辦好了入學手續。他的家屬也順利安排了工作。

  “部隊官兵參軍盡義務,咋能忍心讓他們背著負擔服役?”據陜西省領導介紹,近年來,陜西省在復轉軍人安置、軍人家屬就業、軍人子女入學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好政策,解決了許多困擾部隊的“老大難”問題。

  面對陜西省委省政府和陜西人民給予的“幸福禮包”,陜西駐軍真情回報。去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在西安舉辦,西安市駐軍組成20多支治安巡邏小分隊,晝夜巡邏在世園會各交通要道。近年來,第四軍醫大學、解放軍第323醫院、陜西省軍區機關門診部等多家軍隊醫療單位還組成多個醫療小分隊,每月翻山越嶺,給大山裏的鄉親們送醫送藥。

  去年10月7日,渭南市瑞泉中學在開展國防教育時,將課堂搬到了渭華起義紀念館。看著一幅幅人民群眾為子弟兵冒雨送糧食,子弟兵掩護人民撤退的照片,同學們得出了一個結論:軍民團結是革命勝利之本。

  “我們要讓‘軍民一家人’的思想深入人心,代代相傳。”陜西省軍區司令員郭景洲告訴記者,在陜西各地,軍民廣場、軍民商店、軍民敬老院等一個個以“軍民”命名的場所,都無聲地傳遞著一個信息:軍民一家親。

  延安革命紀念館是赴延安旅遊者必訪之地。景點修繕時,工作人員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專門就“軍民團結一家親”設置了一個展區。他們運用聲、光、電等多媒體技術,讓遊客充分體驗雙擁的魅力。如延安革命紀念館一樣,為人民服務紀念廣場、棗園、南泥灣……在陜西省眾多的紅色資源開發過程中,都無一例外始終貫穿著軍民一家親的理念。“雙擁文化好比基因,它能讓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好傳統代代相傳。”陜西省軍區政治部主任李雲高感慨地説。

熱詞:

  • 軍民
  • 渭南市瑞泉中學
  • 雙擁
  • 軍地
  • 魚水情
  • 軍民團結
  • 省軍區
  • 延安革命紀念館
  • 民兵
  • 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