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打得沒完沒了 看得是否疲憊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1日 04: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馬拉松=史詩對決?

  男子馬拉松的奧運會紀錄是2小時06分32秒。由肯尼亞選手塞繆爾 卡馬烏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創造。算起來,德約科維奇與納達爾5小時53分鐘的爭鬥,可以跑上兩個半馬拉松。

  小德與穆雷的半決賽,被稱為史詩,幾近5個小時的鏖戰。但很快,這一頁史詩被迅速翻過,因為納達爾寫就新一段史詩──篇幅更長。幾乎已經成了一種趨勢:馬拉松,就是最經典。我們自然要頌揚他們的勇氣,他們的意志,他們的體育風尚,但是否,長長久久便代表刻骨銘心?納達爾眼中的最經典,並非這場創下時間紀錄的決賽,而是2008年與費德勒的溫網決戰:“那永遠是最叫人血脈賁張的一仗。”

  新聞工作間,媒體看臺上,從最初的人滿為患,到最後人丁稀疏。馬拉松,即便是陪跑,也不是人人能夠撐到底。很有些歐洲記者訂了週日的夜機回國,恐怕他們要到飛機著陸的那一刻才能知道比賽的勝負。而曾經的那些馬拉松網球賽,又有幾場能擺脫最終的印象:哦,那場球,打得沒完沒了。

  兩場比賽=七場比賽?

  德約科維奇在近6個小時的苦戰之後,收穫了230萬澳元的冠軍獎金。看臺上,前一日收到同額支票的女單冠軍阿扎倫卡,正享受著觀者的樂趣。

  女單決賽,阿扎倫卡耗時1小時22分鐘完勝,只讓對手莎拉波娃拿到了3局。而德約科維奇通往冠軍的最後一戰,比女單決賽用時多過四倍。再往遠處説,阿扎倫卡奪冠路程上一共打了七場比賽,這七場比賽加起來一共也才10個小時10分鐘。而德約科維奇半決賽對陣穆雷,決賽激戰納達爾,兩場比賽相加已接近11個小時。也就是説,德約科維奇在兩場比賽所耗費的時間比阿扎倫卡七場比賽所耗費的時間還要多。

  有人質疑,德約科維奇這樣接連馬拉松並不常見。也有人亮出觀點,由於生理構造不同,男人在力量、體力、速度等方面佔盡優勢。所以男單五盤三勝,女單三盤兩勝,考慮了男女有別,算是合理。事實是,男女網壇,實現了同酬,但顯然並不同工。

  賽制之過>競爭激烈?

  這只是新賽季的第一個大滿貫。按理,人人都應該精神抖擻以最佳面貌亮相。

  但是德約科維奇的過敏症發作了,比賽中,呼吸出現困難。納達爾的膝蓋,似玻璃打造。決勝盤戰至4比4,他有些撐不下去,“我覺得膝蓋支持不住了,但有種力量推動我繼續奔跑。”

  透支,因為棋逢對手,因為競爭激烈。隨著現代網球裝備的一系列革新,無論是發球還是接發球,都要耗費球員更多的體力和身體勞損。20年前,一位男選手有力的正手球平均速度大約為60-70英里/小時,而現在已經發展到90-100英里/小時。來回球更多了,球速更快了,如此種種,造就了一個又一個老病號。

  納達爾是支持賽程改革的先鋒球員。事實上,在公開賽之初,老一代球王們一年的比賽場數只多不少。賽程編排是否科學,仁者見仁,但不容否定的事實是,正是因為過分激烈的對抗,直接消耗了球員的身體健康。勝利面前,不拼不行!

熱詞:

  • 德約科維奇
  • 比賽
  • 納達爾
  • 球員
  • 女單決賽
  • 史詩
  • 溫網
  • 女單冠軍
  • 接發球
  • 莎拉波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