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陳賢妹現象"何時了?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0日 1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名普通村民,幹了一件在她認為是普通的事,卻受到了隆重的表彰。這個人就是陳賢妹。2011年10月13日,一齣慘劇發生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悅悅走在巷子裏,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軋,幾分鐘後又被一小型貨櫃車碾過。18名路人經過未施援手,拾荒阿姨陳賢妹救起女童並找到孩子家長。此事引起媒體關注,人們被陳賢妹平凡的舉動所折射出的高尚品格所感動。

  本來她經過三個多月的“被熱烈”似乎可以淡出公眾視線了,可不,今年龍年的春節又有記者前去採訪陳賢妹,這個“老資格”的被採訪者,雖然很是坦然地接受採訪,但透出的無奈則發人深思——陳賢妹的兒子道出了苦惱:參加各種頒獎會,領獎,接受接二連三的採訪,為此家裏農田荒了,孫子原本上大班,可因無人“管”而如今依然在中班,媳婦因此辭了工作。陳賢妹以及家人想平靜生活,但卻平靜不了。這是為什麼?

  我們太需要像陳賢妹這樣的典型了。當下,在我們這個社會(環境)裏,確實還有眾多的人文明素養並不那麼地高。比如,當我們發現陳賢妹救人後,就會將那些個“視而不見”的人,視為“不可饒恕”之道德敗壞,我們就會延伸到這個社會存在的道德問題,於是批判的怒火就會“升起”,於是我們就會抓住像陳賢妹這樣的典型“大力宣傳”。

  此種宣傳的本意當然是不算錯的。但是卻反映“宣傳者”思維的簡單化。陳賢妹在各場合反復地説,她抱起那危險之中的孩子,完全是出於本能——救人是做人最起碼的道德品格。但我們的同志們卻一再拔高陳賢妹的這一義舉的“偉大意義”。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面對目前存在這樣那樣不盡如人意的社會病,我們痛心疾首,我們無比焦急,但我們似乎又那麼缺少療救的良方。於是,當我們突然地“發現”一個典型,就會欣喜若狂,於是腦子就會發熱,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遺憾的是,這樣的簡單化教育,往往不能收到教化的目的。

  “陳賢妹現象”還它告訴了我們,一些媒體人的幼稚病是多麼的嚴重。凡是從事新聞工作的人都不會不懂,倘若要真正抓到一二個好新聞,是非下苦功夫不可的。而抄來抄去,用“搬磚頭”的方式來“做新聞”則是相當地省事省力省心的。像陳賢妹報道的鋪天蓋地,有多少是記者的第一手採訪?而即使是跟在屁股後的採訪,追著當事人也都是問那些套話。現在有很多“媒本人”,他們以為自己抓緊的“新聞”會受到別人“歡迎”,其實不然,廣大讀者、觀眾、網友並不是傻瓜。時常,媒體越是“狂轟亂炸”式地報道,越是讓受眾感覺“不可信”。這難道不是現實嗎?

  “陳賢妹現象”何時了?恐怕寄希望於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的提高,然而此又是任重而道遠。無論是一些單位和部門對陳賢妹們的無限“表彰”,還是一些媒體對陳賢妹們的熱捧,從一定意義上説,它都反映了社會的人們文化素質——觀察事物,判斷問題的水準是不那麼高的。

熱詞:

  • 新聞
  • 表彰
  • 陳賢妹現象
  • 偉大意義
  • 宣傳者
  • 搬磚頭
  • 五金城
  • 新聞工作
  • 受眾
  • 孩子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