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從“白地”增多看勞動力流動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0日 1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春走基層

  據新華社石家莊1月29日電(記者劉凡)春節期間,記者走訪河北省博野縣馮村及周邊村莊,村民反映現在“白地”多了。所謂“白地”就是冬季閒置的地。“小麥+玉米”是村裏主要的種植模式,為什麼有的農民放棄這種模式,只種一季玉米或其他作物?

  “今年沒種小麥,種小麥還不如打工。”馮村村民孫玉珍説。孫玉珍今年64歲,兒子在外打工,兒媳在村裏一家紡織企業上班。今年她家種了七八畝樹苗,剩下的地冬天都閒著。她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一畝小麥的成本大概400元,畝産800斤左右,按去年1.03元/斤的售價計算,不計自身人工,純收入只有400元左右。而從耕種、播種、施肥、打藥、澆水、收割到整曬,一畝小麥需要10個工。“我丈夫在村裏附近一家紡線廠打零工,一天60元,去年掙了3000多元,種小麥根本不划算。”馮村村幹部龐發柱介紹説,全村現有2100口人,其中勞動力約佔一半,務工人口(包括全職和兼職)大約為500人。10年前全村人口接近1900人,務工人口只有一兩百人。

  記者了解到,部分農民棄種小麥原因很多,比如,近年樹苗、藥材等價格漲幅較大,小麥種植效益偏低。但值得關注的是,部分農民棄農務工,正在成為影響農業種植結構的新因素。

熱詞:

  • 勞動力流動
  • 白地
  • 馮村
  • 農民
  • 務工
  • 種植模式
  • 樹苗
  • 小麥種植
  • 播種
  • 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