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黃河故道上(九州風物)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0日 06: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條高十幾米的黃土沙梁,是古黃河經年淤積泥沙改道後留下的舊河床,綿延800里。而今,沿線藍天碧水、林海蒼茫、良田豐茂,已成為連接蘇、魯、豫、皖四省的綠色屏障。

  哺育中華民族的滔滔黃河,歷史上無數次決口改道。1885年,黃河從河南蘭考銅瓦廂決口改道,留下了八百里沙灘和沼澤。流動的沙丘、鹽鹼、澇洼是黃河故道的地理特徵,人民在災荒饑餓中苦撐。黃河故道就是一個故道人的身軀,在這個軀體裏隱藏著多少無奈、多少沉重,又有多少夢想。生死關頭,生命的希望滋生,掀起了震撼寰宇的綠色革命。

  有一首詩這樣描寫故道人:父兄的肩膀是座山,擔走了風沙和災荒;父兄的脊梁彎成了弓,大荒丘變成了青紗帳。今日的黃河故道,已成為果海綠洲。安徽省碭山縣在黃河故道上栽培80萬畝連片果園,清明時節,春風吹來,梨花盛開,晶瑩的梨花如雪似霧,綿延百里,香氣襲人。梨花的聖潔、恬靜,凈化人的心扉,洗滌世間的塵埃。那些生長百年的梨樹群,樹榦嶙峋,樹冠像一把把大傘,枝丫千姿百態,形態各異,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

  坐落在故道上的商丘,燧人氏在這裡發明人工取火,相傳還是孔子的祖籍地,莊子、墨子的故里。從古城商丘出發,沿黃河故道東進,便是長達100多公里的茂密森林,密林深處,是一個個天然階梯式湖泊,像一面面鏡子鑲嵌在這條綠色的玉帶上。湖水碧波盪漾、清澈見底,鴨逐魚躍、水鳥翻飛,湖邊濕地蘆葦繁茂、百草豐美。走進這裡的商丘天沐湖,撲面而來的是新鮮清涼的空氣,映入眼簾的是蒼蒼莽莽的森林。一個老農告訴我,上世紀60年代,湖邊周圍還是沙丘和荒灘,是個鬼見愁的地方,現在已是林茂糧豐、碧水藍天了。我乘坐一條小船,來到湖心,幾米深的水,可以清晰地看見湖底生長的水草。只見一群野鴨在湖裏漫遊,閃出一片明亮的波光,伴隨一陣叫聲,翅膀拍擊著湖面,化作一條弧線,飛向湖面另一方。湖裏盛産鯽魚,湖邊野菜眾多,我在湖邊買一條新烤的鯽魚和一個野菜窩窩,那清香鮮美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蘇北地區的黃河故道曾經是一條貧困線。“十五”期間,江蘇省投資幾億元實施綜合開發,新增耕地面積30多萬畝,荒地變成優質林果、蔬菜和稻米基地。睢寧縣黃河故道上有60多個村莊,睢寧人含辛茹苦十幾年,終於把沙窩變成糧倉。

  山東單縣黃河故道有10萬多畝水面,農民採用上林下雨,藕魚混作、休閒漁業的模式,達到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坐落在黃河故道邊的徐州,故道兩岸綠樹掩映,芳草萋萋,花壇長廊相連,雕塑點綴其間,百鳥爭鳴,形成獨特的故道風景區,給徐州增添了迷人的風采。現在,800里黃河故道遍佈濕地、森林、百花公園,正在成為一片旅遊熱土。

  黃河故道不但是一條經濟線,也是一條文化線。蘇魯豫皖四省積極發掘保護這一帶傳統文化資源,先後建成淮海古戰場、商丘古城,劉邦斬蛇碑、莊子故里,梁王墓群等傳統文化旅遊區。這裡戲曲種類繁多,有豫劇、梆子、柳琴、大鼓等,許多文藝團體常年活躍在城鄉。一到臘月、正月,不少村莊搭起了戲臺,你在黃河故道上漫行,就可以聽到鼓聲、琴聲、梆子聲、嗩吶聲……

  黃河的風格滲透在故道人的血液裏,這裡民風質樸,性格強悍。黃河故道像一位巨人在風沙、貧困中毅然站立起來,向世人展現他的頑強、勇敢和壯美。

熱詞:

  • 黃河故道
  • 天沐
  • 商丘古城
  • 風物
  • 十五
  • 銅瓦
  • 濕地
  • 梆子
  • 湖面
  • 野菜
  • 搜索更多黃河故道 天沐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