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加坡春到河畔華文教育展吸引眾多華校生參觀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0日 01: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1月29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今天是春到河畔的最後一天,眾多的展區和喜慶表演連日來吸引了不少公眾。在浮動舞臺旁的“新加坡華文教育展”,雖似與農曆新年沾不上邊,卻也吸引了不少訪客,尤其是像鄭啟成一樣年過半百的傳統華校生。

  一踏入該展區,他們仿佛跌入了時光隧道,從前校園內的人、景和物又一幕幕重現眼前。有的甚至繞著共同的回憶開始聊了起來。

  “新加坡華文教育展”透過一張張的舊照片和各所華校的史記,敘述本地華校由1849年至1989的發展史,共分成私塾時代、新式學堂、戰後初期創立的學校、戰後至建國初期以及建國初期的華文學校五個展區。

  鄭啟成一見到他的母校──新亞小學的照片就想起他昔日敬愛的校長。他説:“你知道我的校長是誰嗎?是著名書畫家施香沱!我們哪個學生的大楷字寫不好,會被他抓去打屁股的!哈哈!”

  雖也曾挨過施校長的藤條,但鄭啟成回憶起這段往事時,言語間流露的卻是對這名前校長的敬意。

  跟鄭啟成一樣,62歲的眼鏡店老闆余麗芬見到母校光洋中學的照片時也難掩興奮,還一連來參觀了兩次。她説:“真的很驚喜,這些畫面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其實我大年初三那天已經跟幾個老同學來看了一次,今天知道我的好鄰居要來,又特地拉她來看看我的母校。”

  負責資料蒐集和籌辦這次展覽的研究員林福源説,本地華校有悠久的歷史,不過很多人卻不知道,最早期的華校其實是在祠堂和廟會裏頭辦的私塾。“學生在私塾讀的是《千字文》、背誦的是《三字經》,對道德和知識上的傳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雖是關於華校的展覽,但也吸引了不少英校生前往參觀。54歲的德士司機梁孟德昨天特地帶了爸爸、妻子和兒子,全家三代一同來參觀。他指著展出的學潮照片説:“我叫兒子來看看了解一些背景……傳統華校生很團結,有獻身報國的精神、現在的學生就比較不會了,各顧各的。”

  梁孟德的兒子粱天順(23歲)目前在服兵役,從前就讀新民中學,見到母校從前的樣子(公立新民學校)頗有感觸。他説:“我從來不知道學校從前是這個樣子的,突然覺得我們能生在這個年代唸書很幸運。”

  除了粱天順,展覽上也不時能看到其他年輕人的身影,25歲的陳順詳是其中一人。訪問時,他正聚精會神地看著南洋大學的歷史介紹。他説:“我剛從南洋理工大學畢業,但從來不知道南大背後原來有一段歷史,現在看了展覽才知道。”

  除了讓老一輩緬懷過去,像他們這樣的年輕人正是這個華文教育展希望吸引的對象。春到河畔工委會節目主任方百成説:“今年籌委發動了很多學生參與春到河畔的活動,包括讓學生主持猜燈迷等活動。為了讓他們的參與更具意義和啟發性,我們決定也給年輕人辦一個華文教育展,讓他們了解傳統華校的發展。”

熱詞:

  • 教育展
  • 華校生
  • 河畔
  • 獻身報國
  • 校長
  • 母校
  • 華文學校
  • 千字文
  • 三字經
  • 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