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聚焦:中國科研人員揭開麻風易感基因“冰山一角”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0日 00: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濟南1月29日電(記者劉寶森、王海鷹)取一滴血,可初步確定是否屬於麻風易感個體。中國科研人員通過長期調查研究,至今發現了10個麻風易感基因,通過基因手段篩查麻風病的易感高危個體逐漸成為可能。

  領銜這一研究的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長、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張福仁博士在29日第59個“世界麻風病防治日”前夕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他的團隊近期又發現了第十個麻風易感基因,與此前已公佈的9個易感基因,將進一步有助於確定麻風易感個體,為未來麻風病的一級預防積累基礎。

  這些易感基因的發現是張福仁團隊對2萬多份病例和對照樣本長期研究的結果。他們的研究更新了對麻風病的普遍認知:遺傳因素和麻風菌侵犯是導致麻風病發生的兩隻“黑手”。

  “傳統觀點認為麻風是傳染病,與遺傳無關。”張福仁説,事實並非如此,研究團隊發現,患上麻風病的群體中有大概四分之一有麻風家族史。

  中世紀曾肆虐歐洲並一度在中國流行的麻風是由麻風分枝桿菌感染易感個體後,經過一定的潛伏期,選擇性侵犯皮膚和外周神經、晚期可致殘的慢性傳染病。

  自從1873年挪威醫學家漢森首次發現這一病菌以來,人們一直試圖對麻風菌進行體外培養以期研製出可以預防麻風的疫苗,然而近一個半世紀以來體外培養一直不成功。

  自2006年起,張福仁率領的研究團隊,聯合安徽醫科大學皮膚病研究所張學軍教授團隊和新加坡國立基因研究院劉建軍教授團隊,利用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和安徽醫科大學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實驗平臺和分析技術研究麻風易感基因。由於仍然在研究過程中,張福仁未透露更多關於這一新基因的詳細信息。

  此前在2009年和2011年,這一團隊先後公佈7個(RIPK2、TNFSF15、C13 orf31、CCDC122、NOD2、LRRK2、HLA-DR/DQ)和2個麻風易感基因(IL23R和RAB32)。兩項科研成果已先後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和《自然遺傳學》上。

  雖然麻風好像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事實上這一疾病並沒有被完全消滅。張福仁介紹説,由於沒有疫苗,目前對麻風病還無法實現有效預防,治療多屬於二級和三級治療,即對患病個體防止疾殘出現和已經形成疾殘後的功能恢復性治療。

  在研究過程中,一個特殊的現象受到團隊的關注。為什麼有的人長期與麻風患者密切接觸但並不患病?這是因為麻風的發病需要兩個條件:麻風菌和麻風易感基因,二者缺一不可。麻風菌就是老百姓經常講的病根,體內有這個種子,但有這個種子不代表就會發芽,還需要內環境——易感基因。對此,張福仁這樣解釋。

熱詞:

  • 易感基因
  • 麻風患者
  • 泰山學者
  • 外周神經
  • 科研人員
  • 麻風病
  • 一級預防
  • 黑手
  • 治療
  • 研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