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張錦洲的新年願望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0日 0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兵團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月19日,農曆臘月二十六。

  春節漸近,團場的年味越來越濃,職工群眾家家戶戶忙著置辦年貨,灑掃庭除。而在農二師二十二團四連的文化活動室裏,一幫大老爺們卻悠閒地坐著侃大山。

  “你啥時候回來的?”

  “昨天晚上到的!”

  “來,來,快給大夥兒説説,你都學了些啥?”

  原來,該連職工張錦洲從河北省學習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回來了。

  “團場不但在資金上扶持我們,還免費培訓讓我們掌握科學種植技術,這次又派我到河北學習了3個月,真是收穫頗豐啊。走,咱們到大棚裏説去!”張錦洲邊説邊領著大家到他家大棚裏。

  張錦洲是2007年二十二團第一批種植大棚蔬菜的職工之一,當時團裏貼息貸款3萬元幫他建了兩個大棚,在連隊技術員的指導下,他當年就還清了貸款,嘗到科學種植的甜頭。

  “那時候我不懂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就聽技術員講、到連隊圖書室看書、上網查,能想到的法子都想了,總算摸著了一點門道。”説起當初種植大棚蔬菜的情況,張錦洲唏噓不已。從那時起,他就迷上了種大棚蔬菜,不久就從當初的“門外漢”成為現在當地遠近聞名的種菜專家。

  “傳統的蔬菜大棚種植方式費時、費力,投入多、産出低,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在大棚裏,張錦洲向大家傳授新學的種菜技術,“蔬菜生長最關鍵的是適宜的生長環境,人家河北農民同樣種蒜黃,一茬頂我們兩茬的産量。這是因為我們種植模式不對,大棚溫度不夠,蒜黃容易乾枯腐爛,影響品質,我們要控制好光、溫、水、肥、氣,調節蔬菜生長環境,這程序複雜著哩。”

  提起這次外出學習,張錦洲感觸最深的就是一個字:“精”。“結合咱這裡的氣候、土壤條件,這次我重點學了杏鮑菇和甜瓜種植技術,我覺得這兩個品種效益高,可推廣性強。關鍵是管理一定要精,程序一定要對,我回頭再仔細整理一下筆記,慢慢講給你們聽,按我學的這個模式種,今年收入絕對不少!” 張錦洲自信地對大家説。

  “我現在有6個大棚,主要種植蒜黃、聖女果等,還有60畝大田辣椒,一年下來純收入近20萬元吧。” 張錦洲高興地對記者説,“我不嚮往大城市的生活,我覺得現在團場職工過的就是城裏人的生活,幸福得很!”

  “我希望今年能順利把杏鮑菇和甜瓜種植技術推廣出去,讓咱團場的人都能致富!” 這就是張錦洲的新年願望。

熱詞:

  • 張錦洲
  • 大棚蔬菜
  • 種植技術
  • 種植模式
  • 種菜
  • 甜瓜
  • 杏鮑菇
  • 連隊
  • 種植方式
  • 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