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杭州大華書場迎來60大壽 200多票友聽戲過年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7日 10: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市民在大華書場聽評彈。魏志陽 攝

沈文軍和顧佳音在表演。魏志陽 攝

  昨天,杭州青年路上的大華書場依然很熱鬧。與平日裏不同是,許多剛碰面的老朋友在互道春節祝福。

  今年,書場迎來了開張的第60個年頭。從年初一開始,還是雷打不動的下午1點半,沈文軍和顧佳音在這裡彈唱《果報錄》。

  雖然經歷了2011年的兩度關門又兩度重開事件,但200多評彈愛好者選擇在這裡歡度春節,對他們來説,泡上一壺茶,嗑點瓜子,和老票友見面聊天,再聽上一齣評彈,是最有韻味的事。

  大華書場的門口沒有海報,黑板上簡單的粉筆字寫著春節演出信息和新年祝詞,票價還是一如既往的便宜——10元、6元兩檔。

  下午1點,書場的門口已經排起了買票的長隊,年初四至年初七的票已賣出了7成以上。

  賣票的老師傅告訴記者,“不少票友從余杭、臨安等地特意趕來,因為大華書場是目前杭州地區唯一能聽評彈的書場了。”

  一杯茶,一碟瓜子,79歲的金奶奶樂呵呵地和一旁的徐大伯聊天,兩位老人原本素不相識,但因為評彈,他們已經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每週相約聽上一曲,成了雷打不動的事,自然連春節也不放過。

  79歲的金奶奶是個老票友,聽評彈是她生活中最大的樂趣:“我22歲那年起就開始在這裡聽評彈。”坐在她身邊的徐大伯比她小一歲,他拿出兜裏的一張戲票,開心地説:“喏,這個是大華書場發的‘紅包’,價值130元的戲票,是2月3日在勝利劇院的戲。”

  下午1點半,沈文軍和顧佳音各自抱著三弦和琵琶上場,剛才還人聲鼎沸的書場剎時安靜了下來。

  沈文軍穿著藍色大褂,他的搭檔顧佳音穿著顏色鮮艷的絲綢旗袍,兩個人表演默契。台下的觀眾聽得很出神,不少橋段都引來全場笑聲。

  兩個小時的戲很快結束,票友們有些意猶未盡地散去,等待明天再來聽“下回分解”。

  在化粧室裏,記者遇到了剛剛換掉服裝的沈文軍。他今年50歲出頭,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去年一共演了兩百多場,蘇浙滬三地轉著跑,儘管很累,但春節還是要來這裡為鐵桿票友們演出。”

  沈文軍告訴記者,可能是語言的原因,評彈在杭州一直很難吸引年輕觀眾,“在江蘇和上海,看評彈的人群裏有不少是大學生。”

  不過,沈文軍已經開始一些新的嘗試,去年他在烏鎮開了自己的書場,每天聽眾絡繹不絕,“為了把年輕觀眾吸引進來,我開始唱一些簡單易懂的唐詩宋詞,這一招果然很有效,現在年輕的觀眾越來越多了,也許以後能在大華書場裏推廣起來。”

  説話間,一位滿頭白髮的老爺爺上來和沈文軍打招呼,“這位姓程的老先生是我們這裡最老的顧客了,60年前大華書場剛開張時,他就來這裡聽戲了。”

  “評彈雖然早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但在杭州一直不溫不火,我們這些老票友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來了解它、傳承它,希望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文人來推廣它,這樣才能保住這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藝術瑰寶。”程爺爺説。

熱詞:

  • 書場
  • 票友
  • 評彈
  • 大華
  • 觀眾
  • 大壽
  • 果報錄
  • 絲綢旗袍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