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崇明千畝濕地修復初戰告捷 水鳥"聞訊"東灘舒坦過年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6日 14: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崇明東灘,1144號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這些年漸漸多了些不受鳥類歡迎的“草原”。這個冬天,大批水鳥不再“為草所困”,重返東灘舒舒坦坦過個年。記者龍年新春深入崇明東灘蘆葦蕩探訪鳥兒們的幸福生活——原來是千畝濕地修復示範區,吸引水鳥“故地重遊”越冬過年。

  互花米草“趕走”鳥

  崇明島東部灘塗濕地,是全球八條鳥類遷徙路線之一“東亞—澳大利亞路線”的中途停歇點和越冬棲息地,被濕地公約秘書處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大批遷徙水鳥“中意”長江口的特有植物——海三棱藨草、綿延十多公里的蘆葦帶及食物豐富的光灘,年年都要在此經停“加油”或落腳避寒。一類有著拗口名字的外來物種——互花米草,卻打破了這幅“中國水墨畫”的平衡。

  這種原産于北美東海岸的植物,耐鹽耐鹼,是固灘促淤“高手”。互花米草在崇明東灘簡直長“瘋”了。其發達根係,讓鳥兒愛吃的一些底棲生物難以棲身;濃密的草葉和莖稈,讓鳥兒無法立足。目前,互花米草總面積已接近2000公頃。

  斬草容易除根難

  以前,東灘灘塗上錯落有致分佈著蘆葦帶、海三棱藨草/藨草帶、光灘和潮下帶水域,如今,被密集的互花米草取而代之。

  但想要斬草除根絕非易事,往往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近幾年,市科委、保護區管理部門和滬上多所高校,聯手為遏制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互花米草入侵與擴張態勢尋找對策,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除草“組合拳”,去年在崇明東灘近岸的1000畝灘塗上開展治理試驗。

  濕地修復鳥知歸

  所謂除草“組合拳”,即“圍堤—刈割—水淹—曬地—定植—調水”,從植株到根係儘量不給互花米草喘息之機:先建起半人高的梯形堤壩,將互花米草群落團團圍住;然後刈割地上部分,並放水淹沒地下部分一段時間;再放水,經過充分的曝曬後移植蘆葦等本地植物;接著,將水引入修復區域,並調節水的鹽度和水位,讓環境條件更適合本地物種茁壯成長,而不讓互花米草“捲土重來”。

  如此往復,千畝試驗區內的互花米草逐漸枯萎直至根部腐爛,再也無力返青,齊人高的蘆葦則“隊伍壯大”。蘆葦蕩深處,白鷺時飛時歇,震旦鴉雀哨子般的鳴叫聲聲入耳,野鴨覓食、散步的模樣在望遠鏡裏清晰可見,就連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鴛鴦等也來湊熱鬧。

  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馬志軍告訴記者,互花米草被趕走後,隨著鳥類適宜棲息地的恢復,鳥類很快“慕名”而歸。自2011年秋季開始,白頭鶴、鸻鷸、野鴨等遷徙鳥類陸續飛來,截至12月底,東灘濕地修復試驗區內已記錄到30余種水鳥,單次記錄的最大水鳥數量接近5000隻。

  “二期工程在鳥類棲息地的修復上會更精細,並再建一些小島以便於鳥類休息。”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副主任湯臣棟説。

熱詞:

  • 互花米草
  • 東灘濕地
  • 濕地公約
  • 水鳥
  • 崇明東灘
  • 海三棱藨草
  • 黑臉琵鷺
  • 震旦鴉雀
  • 底棲生物
  • 外來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