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實現糧食"八連增",轉基因貢獻在哪?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5日 1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來源:光明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12月27日,人民日報發表記者張意軒文章:《中國糧食50年來首次“八連增”》。文章指出:2011年中國的糧食再獲豐收,總産跨上1.1萬億斤的新臺階,達到11424億斤,比2010年增加495億斤。連續第五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是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連續八年增産,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增産幅度最大的時期。

  文章分析了“八連增”的重要機理,即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從2004年的2626億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萬億元左右;取消農業稅,為農民減輕負擔1300多億元;糧食直補等“四補貼”資金由2004年的145億元增長至2011年的1406億元。

  也就是説,是政策因素促進了中國糧食的連續增加,即使在自然災害面前、農民進城、地力下降等因素面前也取得了大豐收,且連年豐收(農業的規律一般是"一豐一欠二平", 我國打破了這一規律)。   糧食增收不能不提科技的貢獻,這些貢獻是什麼呢?人民日報的文章分析到:"國家強化科技支撐,構建了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啟動了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組織全國1萬名專家和35萬名農技推廣人員,深入生産一線,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探索了高産創建這一大面積集成推廣實用技術的新途徑,強化科技防災工作,科技對農業增産的貢獻率不斷提升"。

  非常遺憾的是,在中國連續取得糧食“八連增”這一世界奇跡的科技貢獻裏面,找不到轉基因的影子。

  事實上,糧食增産絕對不能、也不可能有轉基因的貢獻。中國農業部早就宣佈,中國沒有種植轉基因作物。2010年03月15日,中新社北京3月15日電發表記者王彤消息:"截至記者發稿日期,農業部從未批准任何一種轉基因糧食作物種子進口到中國境內商業化種植,在國內也沒有轉基因糧食作物種植。中國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今天在此間指出,依據2001年國務院頒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及配套規章,農業部對進口農業轉基因生物按照用途分三類進行管理:一是用於研究和試驗的,二是用於生産的,三是用作加工原料的"。

  農業部提到的中國農學家大幹快上轉基因研究的三項用途裏,轉基因本來是要增産的,但事實是,中國最近八年,不用轉基因也連續增産了。在中國糧食生産的關鍵技術環節,國人至今沒有看到,甚至還不可能期待到轉基因會有什麼貢獻。

  那些轉基因農學家們在向國家伸手要錢的時候,是將糧食增産放在首位的。我國糧食“八連增”,轉基因零貢獻,怎麼解釋老百姓下面的疑慮:“那些鉅額經費花出去,會不會打水漂呢”?

  某轉基因大腕親口對全國政協委員坦承,轉基因不能增産。既然不能提高糧食産量,國家投鉅額資金研究那勞什子幹嘛呢?

  現在的態勢非常明了:中國在海內外培養了大批轉基因生物科學家,他們擔心丟了飯碗,就只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在歐盟實施的生命科學研究重大專項裏面,壓根沒有什麼轉基因重大研究。美國搞轉基因是公司行為,中國政府動用上百上千億人民幣的經費研究轉基因,將100多個自然作物、家養動物乃至中草藥都轉基因,是跟誰競爭呢?在這充滿了風險的轉基因食物科學研究領域,即使中國領先世界了,這是喜還是悲呢?

熱詞:

  • 糧食直補
  • 糧食增産
  • 糧食産量
  • 轉基因研究
  • 轉基因食物
  • 糧食生産
  • 八連增
  • 農業部
  • 三農
  •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