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心理哺乳該有期限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4日 18: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今,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生活過得更好,總是孩子想要什麼就立即想辦法滿足,即使孩子提的要求超出家長的經濟能力,甚至根本不是正常需求,有的家長也會儘量滿足。有人將這些年輕人稱為“現在就要一代”。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調查顯示,81.7%的受訪者感嘆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現在就要一代”。湖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柳肅教授認為,不懂得“父母不可能養活孩子一輩子”的簡單道理,有可能讓孩子逐漸喪失創造價值、造福社會的本事和激情,這是在剝奪孩子靠自己闖天下、掙幸福的能力和機會。

  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現象叫做“退嬰現象”,是指因為過於依賴環境的優勢而造成個體心理的停止發展,在心智與技能等方面退化逐漸趨於嬰幼兒的現象。“現在就要一代”的出現,正是比較典型的退嬰誘因。這並不是當今才出現的社會現象,只是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長的知識層次發展相對滯後而造成愈發嚴重、愈發普遍的現象。

  不難理解,“現在就要一代”的家長出發點是“愛孩子”,不願意讓他們過早涉入創業的艱難,不忍心讓孩子過自己曾經艱苦的日子,於是將他們遮蔽在自己的翅膀下面。然而,不理智、不科學的“愛”,不僅限制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孩子生存和生活能力的增強。

  縱容,以及過度的溺愛,其本質是對於孩子認知能力、行為能力的剝奪,是將自己所愛的孩子變成了“愛”的受害者。在這些家庭中,孩子通過親身體驗感覺到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輕易而舉就可獲得,不勞而獲意識得到了強化,自私自利心理不斷膨脹,對於自己的個體生存價值和責任、對於社會事物都容易産生認知偏差,而本身的實際能力卻在逐漸退化。早期的經驗形成了他們有殘缺的知識結構,這些知識結構在特定的情境中産生的信息加工就是:對他人流露出的態度會過度敏感;因為不再符合多年享受經驗的習慣而容易對他人的行為有敵意的歸因;容易採取錯誤方式作為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恐懼、逃避等;對所採取的錯誤方式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好處産生過多的期望。這些信息加工或者認知結果,會直接影響他適應社會的能力。一旦真的到了需要他們獨立進入社會的時候,就會因為適應性的缺失而出現退嬰現象以及偏執、自閉、交流障礙和依賴型人格障礙、行為障礙。久而久之,這些“現在就要一代”在成年之後,便不具有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會因為喪失各種能力失去社會的承認,失去對於學習、工作、生活的熱愛,之後只能靠著依賴,去享用家長今天賜給的有限的物質。客觀上,家長送給他們的豪宅,實質已經成了這些孩子們孤獨的心理避難所。

  其實我們知道,假如一味地指責“現在就要一代”這個群體,尚有失公允。是家長愚昧的愛,造就了“現在就要一代”氾濫。最重要的是這些家長作為家庭的主導者,如何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方式教育孩子。家長與社會教育者都應該更多加強心理、教育等方面知識的學習,不斷修正對於孩子“愛”的方式。我們看到一些發達國家的親情關係,當子女達到一定的年齡階段的時候,不僅被要求獨立生活,就連情感上也被“斷奶”,這使得孩子在技能上得到了健康發展。(高傑)

熱詞:

  • 家長
  • 哺乳
  • 心理健康
  • 現在就要一代
  • 斷奶
  • 教育孩子
  • 認知能力
  • 應用能力
  • 教育者
  • 嬰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