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春節拜年短信讓中國人“又愛又恨”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4日 1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從除夕夜到大年初一,我的手機就沒停過,居然收到了幾百條拜年短信,真讓人又愛又恨。”在浙江杭州從事保險銷售工作的張先生訴苦説,本想春節睡個好覺,熱情洋溢的春節祝福卻讓手機成了幾分鐘響一次的鬧鐘。

  在春節互致問候是中國人歷來傳統。隨著信息技術進步,短信拜年以其簡單、便捷、富有個性逐漸取代了登門拜年、書信拜年和電話拜年,甚至成為部分人春節的首要“任務”。

  據統計,全國2011年春節期間短信發送量達300億條,遠遠超過2010年的230億條。而在2009年,春節期間的短信不過才180億條。僅在2011年除夕當天,北京的手機用戶就發送了近10億條短信,人均發送46條。

  陪家人購置新裝的紹興市民錢漁清正趁著逛街空隙回復短信,在她看來,朋友之間要聯絡感情、同事之間要表示關心,誰的拜年短信都不能少。“本來想著發短信拜年能偷懶,沒想到現在卻成了多重疲勞,轉發疲勞、眼睛疲勞、審美疲勞。”錢漁清説。

  同時,內容雷同、屢屢轉發複製的“撞衫”短信也讓不少市民覺得拜年短信成為一種“騷擾”。有市民埋怨説:“很多拜年短信幾乎千篇一律,甚至有人轉發時連發送者的名字都不改。”

  社會學家楊建華説,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通常是在春節期間家長帶領小輩出門拜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熱情款待。人與人之間任何的溝通形式都不能代替面對面的交流,短信祝福在失去新鮮感的同時,已經難以承載過多的感情含量了。見面道聲“過年好”,仍然是最親切的過年祝福。(商意盈)

熱詞:

  • 短信祝福
  • 短信拜年
  • 短信發送量
  • 騷擾
  • 任務
  • 撞衫
  • 春節
  • 2009年
  • 電話拜年
  • 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