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龍具有怎樣的文化寓意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4日 0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主持人:夏斌

  提問者:李暉(上海余姚路)

  解答者:宣炳善(浙江師範大學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副教授)

  問:今年的生肖龍票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和收藏者的追捧。有人覺得這條金龍圓睜雙眼、神態威嚴;也有人認為它著色喜慶,體現了對避邪和吉祥的美好祝願,同時坐地團龍的形象寓意保衛四界安寧。請問,龍具有怎樣豐富的文化寓意?

  答:與上一輪生肖龍票相比,2012年的龍票確實十分威猛。這是因為這張龍票的圖案使用了帝王金龍的形象。帝王用五爪龍,採自傳統的五行學説,象徵“東、西、南、北、中”五方領土。這一形象以前是繪在清代帝王龍袍胸前的正中位置,象徵國家的權威與神聖,所以令人望而生畏。

  在古代,有“正龍”與“行龍”之分。正龍是龍的正面形象,行龍是龍的側面形象。明代以後,正龍為帝王所壟斷,民間則仍可用行龍。龍作為一個被爭奪的文化資源,實際上被不同的社會群體賦予著不同的意義與象徵。

  早在新石器時期,龍就有樣式各異的呈現形象。如北方出土過玉豬龍,《西遊記》中也有豬婆龍的形象;內蒙古一帶曾出土帶有馬鬃的玉龍形象,現在成語中還有“龍馬精神”的文化遺留;民間把蛇稱作“小龍”,從側面説明了龍與蛇的形象存在關聯。

  龍形象的神聖化在春秋時期已成為北方地區的普遍現象。《史記》中記載孔子問禮于老子,孔子回魯國後感嘆老子學問高深,認為老子就像龍,神龍見首不見尾。《周易》第一卦乾卦其實就是龍卦,裏面説到“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等,是祥瑞之兆,實際強調的都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道德勵志主題。東漢許慎《説文解字》中説:“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這表明,到了漢代,龍也只是一個神聖文化的象徵,與帝王的政治權力形象無關。

  後來,龍被帝王壟斷,逐漸成為專制的象徵,這在《利瑪竇中國札記》一書中反復提到。其實,中國的龍再兇猛,也比不過西方龍。在中國文化中,無論是民間之龍,還是帝王之龍,它們噴出的是細細流水,而西方龍大多是一副噴火的樣子。水象徵生命的永恒,而火象徵生命的毀滅。所以,龍在中國往往是吉祥的象徵,不該忽視其可親可敬的特點。

熱詞:

  • 龍票
  • 帝王
  • 龍在田
  • 文化遺留
  • 龍形象
  • 正龍
  • 西遊記
  • 周易
  • 史記
  • 潛龍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