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天地人合一的中國大文化:二十四節氣的詩情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4日 0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國良 王金鳳 丁廣華插圖

  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源於商周,確立於秦漢,不僅是古代中國人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也是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詩意呈現,更是中國人宇宙觀、哲學觀的顯現。

  在今天,那些關於人與天時、人與大地的故事,已成為對於永遠逝去的田園牧歌的追憶。下面的圖文,是想讓身處鋼筋水泥叢林中的現代人,也能感受到自然的律動和天地人合一的境界,並讓人們獲得心靈的自由與智慧。

  中國傳統曆法中的二十四節氣,是富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結晶。中國人很早就開始細緻觀察自然界千變萬化的現象,通過了解自然界萬物生長與沒落的現象,將中國獨特的氣候環境與自然地理條件進行高度結合,順應著自然規律,逐漸形成了獨特的二十四節氣,用於指導農作,建立與自然保持高度和諧一致的生活和勞作方式,也由此豐富了傳統中國人的文化精神生活。雖然在許多民俗以及文化學上都會提及二十四節氣,民間許多地方還保持著以節氣指導農事的生活方式,但二十四節氣,卻一直被現代人視作歷史的化石,少有人真正關注到二十四節氣的豐富內涵和文化價值,而這,對於現代人日漸枯萎的心靈,應是一劑對症的良藥。

  本文通過《易經》《禮記》《山海經》《淮南子》《天平禦覽》等古籍及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各時期人文筆記的梳理,提煉出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所蘊含的中國哲學,再用詩意的語言,將哲理融于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中。二十四篇短短的文字,講述了二十四個節氣的來歷及傳説,一幅幅充滿詩情的民俗畫卷,將帶著讀者重遊中國農耕文化的歷史,回溯到中國悠長農業文明源頭,並感受從遠古開始就存在於中國文明中的自然屬性。

  限于篇幅,這裡我只能用簡單的描述,再為每個節氣配上一幅插圖;難得的是,這二十四幅圖,全部都是江蘇四合農民畫,是根據文字的節氣情節畫的。這些文圖有助於你對二十四節氣的初步了解;你還會發現,中國古代文明與今天所倡導的綠色思想之間的天然聯絡。

熱詞:

  • 二十四節氣
  • 天地人
  • 詩情
  • 中國傳統曆法
  • 中國古代文明
  • 大文化
  • 禮記
  • 易經
  • 淮南子
  • 山海經
  • 搜索更多二十四節氣 天地人 的新聞